提供最具价值的商业资讯

成龙电影《传说》不好看这个锅 AI要背多少?

(本文系紫金财经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成龙2024年暑假档的重磅影片《传说》上映后,围绕影片中“真”“假”成龙的话题热情不减。该片是《神话》的姊妹篇,讲述了成龙饰演的男主穿越时空的传奇故事。然而,上映以来票房不佳,投资高达3亿元,上映两周时间票房都未过亿。

看似问题出在“穿越”的技术上,即AI换脸。在影片中,为了展现成龙饰演的“陈教授”的前世今生,博纳影业利用AI技术复原了年轻的成龙形象,数字人成龙的出演量超过70%。这本来是想给观众一个惊喜,却因AI人的表情远不及成龙本尊丰富而反响平平。

尽管电影作品中用电脑制作特效已不足为奇,甚至有些影视人物全部由“动捕”演员配合电脑后期制作成型,表情动作十分自然,但完全由AI技术打造的年轻版成龙,限于技术原因,自然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这也引发了对于AI数字人在电影中观众接受度的思考。或许,在此片中,观众更期待看到的是真实演员的表演,而非技术实现的替代品。

因此,《传说》电影不好看这个锅,AI可不能全背。因为博纳影业这样一个热衷前沿技术的影视公司,在技术实现的路径以及如何迎合观众审美,二者如何取舍,依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传说》是一次AI制作的尝试

《传说》此前宣发时AI科技感十足,拉高了市场期待,也引发了业内热议。这部由中国香港导演唐季礼执导的电影,尝试将AI技术应用于电影制作,实现了“27岁成龙”的呈现,无疑是一次创新的科技跨越。

唐季礼曾执导过《神话》、《红番区》、《警察故事》等多部爆款影片,他表示,与“年轻的成龙”合作一直是他的心愿,在《传说》中,通过AI技术,这一心愿得以实现。不仅“AI成龙”令人瞩目,电影中还有大规模使用AI技术塑造的冰川神庙、荒沙大漠等宏大场景,充分展现了电影制作的科技进步。

然而,尽管电影中的“AI成龙”在技术上堪称国内数字人技术的顶流水平,但受限于AI技术以及观众对成龙早已形成的“心理画像”,这一形象很难让人有代入感,因此也难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紫金财经小编在观看电影时,虽然一开始并不知道年轻版成龙是AI人,但很快就察觉到了这一点。这主要是因为数字人的表情和动作与真实演员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无法完全模拟出真实演员的表演风格和情感表达。这也反映了当前AI技术在模拟真实人类表演方面的局限性。

不过,这次《传说》票房不佳问题并不完全在于“AI成龙”,而是整部故事并没有那么惊艳。影片延续了2005年上映的《神话》的故事风格,古代与当代两条故事线联动,场面恢弘,动作戏分量足,但故事情节却可以用俗套来形容,堪称《神话》的翻版。

由于缺少像前作金喜善的惊艳舞蹈和绝配的影视歌曲《美丽的神话》等加持,观众看了《传说》影片开头就知道结尾,即便有精彩的动作戏加分,也无法让观众认为票价值了。这也反映了当前电影在故事创新方面的不足,过于依赖老套的故事情节和角色设定,难以吸引观众的眼球。

不可忽视的是,AI技术正在改变影视行业,并对影视制作、演员生态等产生很大冲击。然而,技术的运用只是手段,真正决定电影质量的是故事和表演。对于《传说》来说,虽然尝试了创新的科技手段,但在故事和表演上却未能打动观众的心。这也提醒影视制作方,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故事的创新和表演的真实感,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创作出真正受观众喜爱的电影作品。

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次AI在电影制作上的创新性尝试。虽然AI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潜力巨大。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AI技术大概率会在电影制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故事创新,如何让观众在享受科技带来的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故事的魅力和情感的共鸣,这是中国电影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博纳影业的AI野心

自2023年完成上市目标后,博纳影业的野心并未止步,从公司财报和对外发声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已经锁定——那就是AI技术。

博纳影业希望通过影视技术的创新实现持续健康的价值增长,在面对观众与行业变化时求新求变,其布局不仅包括AI电影,还涉及AI短剧和AI动画等多个领域,显示出他们对新技术应用的广泛探索和深入实践。

回顾过去,博纳影业以香港电影发迹,参与多部合拍片的制片与发行,最终在纳斯达克敲钟,完成了上市壮举。此后,以《智取威虎山》为开端,博纳影业开创了主旋律大片时代,票房也屡破纪录,业绩稳中向好。

从《智取威虎山》中,可以看到博纳影业对于影视后期制作的专注和细节的精致刻画,这部电影中电脑技术制作的老虎,逼真得让人以为剧组真的从东北老林子里请来了一位资深的“虎演员”。加上之后的《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这三部作品构成了博纳的“山河海三部曲”,其中大量的电脑制作场景和镜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曾在采访中谈到,“AI技术不是未来,未来已来,AI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影视行业的格局。”他以《传说》为例,指出这部电影中AI技术不仅实现了过去难以完成的特效制作,更通过数字人技术,让演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拍摄任务,大幅度降低了制作成本。

如果观众觉得《传说》不能代表博纳在AI方向上的努力,那么可以去看看博纳影业近期联手抖音推出的AI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这是博纳影业AI工作室首部AI短剧,它基于字节跳动的豆包大模型技术,为《三星堆:未来启示录》提供了从AI剧本创作、概念及分镜设计、镜头画面生成、图像到视频转换等十余种AI技术。

然而,在拥抱AI技术的过程中,博纳影业的短板也越来越明显,那就是剧情的保守,甚至称得上是传统。

比如《传说》的故事风格来源于《神话》,而《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则称得上是致敬《三体》。借助AI技术的赋能,博纳影业仿佛插上了科技翅膀,但在突出AI制作的同时,故事情节和内容创作却越发显得守旧。这不禁让人思考,技术是否真的能够完全替代创意和故事本身的价值?

在博纳影业制作出更逼真的数字人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用好AIGC技术,生成更多创意剧本,并大胆地进行拍摄。毕竟,只有不断创新和突破剧本题材和演出形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影视行业正在经历“AI革命”

在AI技术的运用上,好莱坞更早地迈出步伐。派拉蒙和迪士尼等大牌电影公司早就在制作过程中探索AI数字人的使用。

例如,2023年上映的《夺宝奇兵:命运转盘》就使用了AI技术使哈里森·福特年轻化,生成逼真的表演效果。然而,这种单纯以AI“返老还童”为噱头的影视作品,票房表现不理想,《夺宝奇兵:命运转盘》在北美及海外市场的票房均低于预期,显示出观众对于此类技术的审慎态度。

此次博纳影业在AI影视方面的尝试也遭遇了类似的困境,尽管《传说》在AI技术上有所突破,但票房同样不好。这表明单纯依赖技术实现,并不足以支撑起一部成功的电影作品,观众对于故事情节和内容的关注度仍然远高于技术本身。

回顾影视技术的发展历程,从《侏罗纪公园》系列的CG恐龙、炫酷的3D摄影,到《阿凡达》系列的动作捕捉、3D观影,再到《双子杀手》的高帧技术、数字合成威尔·史密斯,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然而,新技术的成功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它们是否能被巧妙地融入到故事情节中。而2019年上映的《双子杀手》票房不佳就早有验证,光靠AI技术换脸或让主角“年轻化”,观众并不会为此买单。

AI技术的引入无疑为影视制作带来成本控制杀手锏,过去用真人拍摄电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现在使用AI数字人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拍摄,大幅降低片酬和后期制作成本。但这种成本控制的优势并不能掩盖AI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局限性,尤其是当AI技术被用于替代演员和编剧时,它所引发的争议和反抗也愈发激烈。

去年,代表16万演艺人员的美国演员工会及广播电视艺人联合工会(SAG-AFTRA)宣布与制片公司的谈判破裂,进行大罢工。除了演员、编剧与资方的薪资矛盾外,人工智能(AI)可能取代演员和编剧的威胁成为主要原因。这一事件再次凸显AI技术在影视行业中的敏感地位,以及它所带来的深刻变革。

历史的车轮总是不断前进,AI技术势不可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随着Sora等AI生成工具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全AI电影的到来或许已经不再遥远。那么,面对这一变革,影视行业应该如何应对呢?

紫金财经提醒各位,必须认识到,AI技术的出现无疑会改变影视工业流程,标准化、制式化的创作和职业将被更多替代,而具有独立思考、具备丰富创意的内容及工作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

不论是影视行业从业者还是驾驶员、作家、平面设计师,都需要积极拥抱AI技术,将其作为一种全新的工具来放飞想象力,演化出新的创作类型,探索出多条独特的创意之路。

尽管AI可能会替代一些传统的工作岗位,但同时也会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和需求,比如AI后期人员、AI剧情设计师、AI导演等新兴职业的出现。影视行业从业者应该看到AI技术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环境,以更好地应对这一变革,并成为变革的受益者。

后记

尽管AI技术具有强大的潜力和优势,但它并不是万能的。在影视制作中,人的创意和思维仍然是最宝贵的资源,AI技术可以提供帮助和支持,但无法替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需要用我们的创意和思维来指引AI技术的发展方向,确保它能够真正地为影视行业带来积极的影响和变革。

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其纳入国家优先发展战略,这种政策支持为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后盾。观众也并非不接受AI技术在影视场景的运用,甚至并不排斥数字人代替真人演出,但观众仍然需要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和连续的叙事链来撑起整个故事。

总而言之,我们希望AI技术在影视创作上是来实现和帮忙,而不是完全替代人类本身。

转载请注明来源:华夏商业网_华夏财经_华夏资讯 » 成龙电影《传说》不好看这个锅 AI要背多少?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