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金融活水润春耕 创新服务护航农业生产
春回大地,万象“耕”新。在四川广元,农户轻点手机屏幕,数万元信用贷款可即时到账;在贵州毕节,保险公司查勘小组运用无人机航拍技术精准定损;在广东茂名,荔枝种植大户的电子保单与气象预警系统实时联动……眼下,全国各地春耕备耕工作已陆续展开。响应农...
春回大地,万象“耕”新。在四川广元,农户轻点手机屏幕,数万元信用贷款可即时到账;在贵州毕节,保险公司查勘小组运用无人机航拍技术精准定损;在广东茂名,荔枝种植大户的电子保单与气象预警系统实时联动……眼下,全国各地春耕备耕工作已陆续展开。响应农...
2月2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农业农村部农研中心研究员张照新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中央一号文件...
来到中原农谷核心区,能看到一块块整齐的实验田,写着品种名称的标牌整齐排开,绿油油的作物正在阳光照耀下茁壮生长。这里,有万顷良田稳产丰收的密码。 2023年,小麦新品种“普冰03”通过国家审定。今年,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原研究中心与河...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指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任务,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探索闲...
“从春天一直忙到现在,最后只剩下唉声叹气!”这是河北玉米种植户陈先生今年的内心真实写照。 2024年,国内粮食丰产,但玉米价格却持续走弱,年内已缩水近500元/吨,创下近四年最低点,种植户心里有点苦——“不算人工水电各项,今年亏了几万,但要...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深耕“希望的田野”,定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中国饭碗”也将装得更满,端得更稳,成色更足。 金秋时节,田畴沃野,稻菽飘香……丰收的喜悦洋溢在...
中国-非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和文化遗产保护合作对话会日前在北京举行,作为对话会的成果之一,将成立科技小院非洲中心,由中国农业大学和马拉维科技大学合办,这是科技小院在非洲的枢纽,以马拉维为中心,辐射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的科技小院。 科技小院,...
8月30日,中国农业大学举行了2024年新生开学典礼。澎湃新闻注意到,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在讲话中透露,袁隆平的孙女今年也来到了中国农业大学,是2024级的新生之一。 孙其信提到,9543名新生,是中国农业大学建校119年来最大的招生规模...
7月下旬以来,受到北方降雨天气影响,北京蔬菜供应偏紧,菜价一度上涨两成。那么,近期情况如何?来看记者的走访。 在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交易区,进场货车和采购车辆来回穿梭,商户陈香让正忙着给客户打包装车,他告诉记者,蔬菜价格经过连续近1个月的上涨...
当前,我国秋粮作物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各主产区分类施策、加强田管,夯实丰收基础。 今年,全国秋粮面积比上年稳中有增,眼下秋粮作物正陆续抽穗灌浆,正是实施“一喷多促”稳产增产技术的关键窗口期。中央财政已安排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20.3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