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最具价值的商业资讯

中国企业出海:从“复制到中国”到“复制中国”

5月29日,联想集团宣布,将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设立中东和非洲市场地区总部,其中包括一个客户中心和一个面向该地区的研发中心,并在沙特新建个人电脑与服务器制造基地。这也是联想首次在阿拉伯世界建立自己的工厂。沙特公司Alat埃耐特提议:向联想集团提供20亿美元无息可换股债券投资,以助力联想在沙特的落地。

中国制造出海的范围,及产业链外溢的速度,正在加宽、提速。

欧洲,匈牙利塞格德市,比亚迪在建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预计三年后投产运营。距离这座城市大约170公里处的于勒镇,是联想集团在匈牙利于2021年建成投产的生产基地,每天可以生产超过1000台定制服务器和多达4000台定制工作站。

匈牙利是第一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欧洲国家,中国去年对匈牙利直接投资为76亿欧元(约合591亿元人民币),占该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8%,中国是匈牙利的最大外资来源国。匈牙利也是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的桥头堡,作为欧盟成员国,匈牙利对欧盟各国出口关税为0。

联想集团与比亚迪,是在匈牙利建厂的两个主要中国企业代表,但不是全部。他们之间更有趣的连接点还有两个:

第一,2000年起,比亚迪就是联想集团旗下摩托罗拉的锂离子电池供应商,2013年与联想合作手机电池项目,2016年与联想合作笔记本电池项目,在过去的20年里,联想的这家电池供应商,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整机厂家;第二,联想集团与比亚迪制造工厂的走向全球,都因为在各自领域获得全球第一的产业位置之后,顺其自然的产业优势外溢,而非被迫产能外迁。

中国供应链,经历了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的数次产业升级,以联想集团与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企业,正在推动中国供应链步入全球化运营与布局的新阶段。这与脱钩断链、地缘政治有关,但也不全然相关,期间的变化更多是来自于产业自身力量的驱动。

他们统一的特点是,作为各自产业的链主企业,不仅与供应链上下游厂商共同成长,并且带动整条供应链走向全球,促使世界工厂的形态从“复制到中国”到“复制中国”。温度与力量,是他们构建全球供应链的底色。

40年温度:在一起,才是中国造

2016年,在手机电池领域深耕多年的比亚迪,决意进军笔记本电池市场。

比亚迪弗迪电池消费类电池事业部总经理雷磊回忆说:“这是一项战略决定,我们必须要把笔记本市场‘啃’下来。”如果成功切入,就意味着比亚迪消费类电池,将从“单体电池”飞跃至“完整电池组”(含电池管理系统、多个单体电池连接等)产品阶段,市场空间必然进一步打开。

作为多年的合作伙伴,比亚迪顺利入选联想笔记本电池供应商,但开始的测试并不顺利,一直未能通过。手机转做笔记本电池,面临着不同的标准,笔记本对常温循环、电芯一致性要求高,电池设计层面也有很大差异,比亚迪一时陷入技术沼泽,无法自拔。

身为“甲方”的联想,没有袖手旁观,而是带队亲临产线,给予核心压片技术支持,帮助比亚迪通过测试。在获得笔记本电池技术的突破之后,联想又继续帮助比亚迪完成了上海工厂6条自动化产线的搭建,并与联想深圳工厂顺利对接,自动化率达到了90%。

经历了全过程的,比亚迪弗迪电池消费类电池事业部项目部经理杨荣荣,事后感慨:联想是最健康的客户,设立的要求和目标是踮起脚能够到的,“有时候合作伙伴不是强强联合,更多的时候是互相变强”。

正是由于在笔记本电池领域的突破,比亚迪成功从手机电池厂商,变身为消费全品类电池供应商,其技术优势甚至外溢到电动汽车领域。不得不说,PC产业链的“链主”联想,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类似于比亚迪,联想帮助规模型企业完成战略与技术突破的故事还有很多。2019年,TCL华星光电同样面临着战略突破的问题:如何从大尺寸面板拓展至小尺寸面板市场?如何将自己研发了3年的柔性屏技术投入量产?TCL华星CEO赵军一直在寻找机会。

那年,联想也画好了图纸,希望做出一款折叠屏手机。双方一拍即合,并找到了水滴折叠屏技术,将折叠次数从20万次提升到100万次。前期的研发测试都很顺利,但就在量产爬坡的时期,赶上了疫情暴发,双方的工厂恰好又都在武汉。没有时间犹豫,TCL董事长李东生亲自带队指挥。两个团队在进入武汉时都签了“同意书”,封闭在武汉没日没夜干了三个月,终于完成了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的量产。

TCL华星CEO赵军感慨:与联想不是甲方乙方的关系,而是一个团队,共同做一件有挑战的事情——中国造的世界屏。

在一起,才是中国造。联想也曾帮助京东方渡过前期艰难岁月。在日本和韩国电子产业强势年代,中国上游零部件供应商是极其被动的,而液晶屏又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依赖规模效应,京东方在发展初期的很长时间内被各方质疑“烧钱”。

2010年,联想承诺每年有5%的产品使用京东方的液晶屏,给京东方刚刚在合肥开工的生产线吃了个定心丸。后来,联宝科技(联想在合肥的工厂)一度曾吃掉京东方40%的量。这不仅解决了京东方的一部分销售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京东方建立了上下游互通的需求交流管道。如今,全球每4块显示屏就有一块来自中国企业京东方。

在过往40年的发展历程中,联想集团坚定地扶持国产供应链,是“链主”的责任,也是“链主”的担当。在中国众多“链主”的舞动下,规模型的中国核心部件厂商变得更强,而那些从边缘发起的创业公司也逐渐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

2015年,做“大飞机”的钛方创始人杜朝亮,下海创业。杜朝亮用了3年时间见了200多个投资人,一无所获。他手上拥有的“弹性波”专利技术始终无法投入民用,就在他计划卖房坚持创业的时候,他遇见了联想。

2019年,联想集团急需在笔记本电脑上突破力度触控板。在调研了“弹性波”技术之后,便邀请钛方进行选型评估。钛方虽然很小、研发力量也不够,但联想看中的是技术创新能力。双方都没有放弃,联想全力投入了自己的研发资源与团队,拉来供应链上下游各种各样的企业一起做产品创新,最终将钛方的“弹性波技术”变成了现实的产品。2023年钛方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杜朝亮说,自己的语文学得很好,但经历了5年努力的日日夜夜,当看到“弹性波”技术变成产品时,他找不到什么言语来形容当时的心情,“有联想这样一个老大哥,我们觉得蛮幸运的”。

联想供应链的发展,带着浓厚的家国温情,也是这一代中国制造企业共有的底色。中国制造的强大,首先是供应链的强大,其次是“链主”的强大。但如果没有“链主”,就没有整条供应链的舞动节奏,正所谓火车全靠车头带。

当前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个人计算机、手机、太阳能电池板等一批重要产品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制造业规模占全球比重超过30%。而规模背后是,中国“链主”的聚链成群。

在中国,联想集团拥有合肥联宝、深圳南方制造基地、武汉制造基地、天津创新产业园等四大工厂,并带动形成周边“2小时”产业圈。目前联想在中国的产业链已培育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45家、单项冠军企业15家以及单项产品冠军7家。

杜朝亮领导的钛方仅是其中之一,联想也仅是中国多个“链主”之一。在比亚迪、海尔、华为等多个“链主”带动下,中国已建设了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178家国家高新区纵横铺设。这就是中国产业力量。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说,40年来,高效、韧性、智能且可持续的全球供应链已经成为联想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球,联想共拥有30多家制造基地、超过2000家核心供应商、为180个国家和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

这股中国产业力量,正变得越来越强大,最终推动中国制造高质量地走向全球。

20年力量:走出去 复制中国制造

最近,著名经济学家黄奇帆分享了两组数据,表明了中国制造走出去的结构性变化。

第一组:2010年,中国出口约1.5万亿美元,70%以上是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品、服装、箱包、玩具和轻工产品。到了2023年,中国出口为3.3万亿美元,90%的产品是机电产品、电子产品,也就是近3万亿美元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已从70%多降至10%。

第二组:2010年,中国的工业规模已达到世界第一,但中国制成品中50%是加工贸易,30%多是一般贸易。一般贸易就是相当于,国内自己的产业链做出来,然后出口。现在,中国6万多亿美元进出口的产品中,加工贸易的比重已从50%降至20%以内。一般制造,中国自己的产业链集群制造的东西占到了70%。

中国制造连续14年稳坐全球头把交椅的背后,不仅是中国制造的产品走出去,更重要的变化是,中国产业链的走出去,以及中国产业优势的加速外溢。联想集团几乎见证了这一全过程的变化。

2004年,联想集团通过收购IBM PC业务,开拓全球市场。2012年,联想对巴西及拉美市场,志在必得。

在全球化的版图上,拥有2.2亿人口的巴西及拥有7亿人口的拉美,是不容忽视的市场,但也是进入门槛最高、最为复杂的市场。在巴西,当地政府为了鼓励品牌企业来当地办厂、解决就业问题,将手机平板笔记本等消费电子产品的进口关税定为16%,再加上多达58种不同税收制度,一部纯进口的手机至少增加60%的成本。

联想想要进入这块神奇的市场,就必须在当地建厂。一方面,联想收购了巴西消费电子制造商CCE;另一方面,联想在圣保罗州的伊图市自建了一个占地5.2万平方米的工厂。2014年,联想又通过收购摩托罗拉,将后者在巴西圣保罗州的雅瓜里乌纳工业园区收入囊中,这一工厂延续了谷歌收购摩托罗拉时与伟创力合作的方式。

但这个阶段的全球化模式,很快便遭到了2015年巴西经济危机的严重挑战。联想集团巴西工厂高级项目经理余隽,2011年加入巴西联想,目睹了全过程的发生。“一开始我们想用利润换市场、换时间,但我们对巴西市场的PC吸收力预测错了。”余隽介绍,2015年那年,中国一批车企、手机品牌犯了与联想一样的错误,开始陆续撤出巴西市场。但联想决定坚持下来,因为彼时联想已连续多年占据全球PC第一的位置,并已经培养出一条牢固的产业链。

联想售出了CCE业务,关闭了伊图工厂,并于2016年在因达亚图巴市新建一座工厂,占地面积缩减至3.2万平方米,产能由1500万削减到100万台。与此同时,开始引入中国供应商到巴西,进一步缩短供应链长度,提升供应链反应速度。

从2012年到2022年,10年间,联想PC在巴西的市场份额,从3.5%升至20%以上;摩托罗拉手机在巴西的市场份额已达30%,成为该市场仅次于三星的手机品牌。至今联想仍保持着巴西市场的优势。

陈磊是华勤技术工程师,这位年轻的90后第一次被派驻巴西,他说自己很自豪能参与到跨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中。华勤是联想集团的供应商伙伴,跟随联想来到了巴西。

像这样跟着联想走出去的中国供应链企业还有很多,光大同创墨西哥工厂总经理王雨高也是其中一员。只不过他去的是墨西哥。

2017年,光大同创作为联想集团的配套企业,进入墨西哥蒙特雷市建厂,为联想提供包装、组件等。墨西哥拥有着连接美国市场的优越地理位置,从蒙特雷前往美国仅需3个小时车程。这一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至今已有1300家以上落地墨西哥。这也令王雨高的墨西哥之旅越走越顺,2023年他开始筹建光大同创在墨西哥的二期工厂,将是一期工厂的2倍。

墨西哥当地政府规定,只要企业盈利,就要拿出10%的利润奖励员工。王雨高介绍称,他们每年会拿出150万美金左右,直接发给当地员工。他说:“光大同创跟着联想到墨西哥,毫无疑问赚到钱了。”

跟着联想走出去的那批供应链企业,有很多都已经长成了全球领域的隐形冠军,比如做电源的航嘉,做散热的奇宏科技,做内存的记忆科技等等。

航嘉董事长罗文华说:“一个优秀的企业,他一定有自己的供应链,联想有任何的需求,我们都责无旁贷。”奇宏科技董事长沈庆行说:“联想去哪儿,我去哪儿。我只给联想独供。”

记忆科技董事长胡道鑫说:“联想集团发展史,就是中国制造的一个缩影。”

中国制造出海经历了来料加工、外贸分销、兼并收购,最终走到了整条产业链出海的新局面。这种出海模式,将真正地把中国供应链在国内积累的产业优势,溢出、复制到全球各地。如果说以前是将日本、德国、美国等工业优势“复制到中国”,那么现在就是全球各地“复制中国”,中国将牢牢掌握供应链的主导权。

未来10年:全球布局 拥抱AI

艾伦·拉莫斯,是联想集团墨西哥工厂西部卓越制造运营总监,他不定期就会前往联想南方工厂所在地深圳,进行为期3周的培训,为联想墨西哥工厂带去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技术。

艾伦说,这一次回去他将优化组织架构,“我们在中国看到了一个岗位是负责统筹管理各个业务的关键点,比如产能计算、工作人员分配、优化项目的进展等环节。蒙特雷的计算机工厂和服务器工厂这些单元是分开进行的,现在我们希望把他们合并,共同工作,与深圳的方式相同,这样无论工厂地理位置在哪儿,我们就可以实现标准化。”

联想集团南方智能制造基地,于2023年正式投产,是联想集团高度智能化的制造工厂,共拥有9大高自动化率标杆线和12大智能制造系统,生产产品品类超过50种,研发生产近10万种配置,年产1600万台智能产品,产值超500亿元。堪称为联想智能工厂的集大成者,也被内部定位为:联想全球智造的“母本工厂”。联想匈牙利、墨西哥工厂的智能化管理能力,均复制于该工厂。

埃内斯托·列维与艾伦·拉莫斯,有着相同的感受。他于2014年联想收购摩托罗拉时加入联想,担任联想集团全球供应链运营总监。埃内斯托·列维在摩托罗拉工作了25年,经历了谷歌与联想的两次收购,他感触颇深。他说,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的时候,愿景不是很清晰。“我认为联想对于移动业务的愿景,就清晰多了,借助他们在个人电脑领域的经验,我们如何降低成本,赢得市场份额,我们要怎么做,往哪个方向做,都非常清晰。”

联想给他感受更大的是,供应链的优势。“联想拥有非常强大的供应链,我们在哪儿都能感受到这一点,这确实是一项差异化的优势。”据他介绍,摩托罗拉加入联想后,产生了很多协同效应,联想全球供应链对产品上市时间和速度都把握的非常好,极大加速了摩托罗拉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对手机这种要快速迭代的业务来说,尤其重要。

现在,埃内斯托·列维每天日常的工作是,看联想供应链智能控制塔(SCI)呈现出来的世界上各个工厂、各个市场数据。他还强调,他上班的时间恰好是中国的半夜,但这并不影响这张大屏数据的实时变化。

根据联想提供的数据,SCI将计划、采购、制造、交付和质量控制全流程集成至一个平台进行协同,并利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实时运营信息、分析及模拟,提高了预测准确性,解决问题的决策时间缩短50%-60%,工作效率提升10%-20%。

以联想集团为代表的中国制造“链主”企业,通过前瞻布局供应链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已为中国制造全球化运营构筑了底层控制力,以技术的力量切实解决了供应链的稳定性、效率及响应速度问题。

最近,全球最权威供应链榜单Gartner Top 25公布2024年最新排名,联想集团连续三年位列前10,继续蝉联亚太第一,也是中国乃至亚太唯一上榜的高科技制造企业。这份榜单的评价标准,除注重财务运营、ESG等硬指标外,也非常重视创新技术尤其是AI的应用。Gartner认为,在联想供应链的所有数据输入中,SCI几乎占了80%,超过70%的联想供应链员工都在使用 SCI,它将准时交付率提升了5%。

5月24日,在联想集团全球供应商大会上,杨元庆向前来参会的近千家供应商伙伴提出:希望大家能与联想一道探索并打造出一个ESG + AI的绿色管理体系,从而建立起一个更加智能,更为可持续的供应链生态圈。

这主要包括两层含义:首先,共同完成AI产品创新,AI PC只是第一步,未来将有更多AI设备及解决方案面世,联想集团将与供应链伙伴共同设计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全程体验;其次,助力伙伴在运营中广泛使用AI技术以提高供应链效率,实现高质量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提高运营效率,并增强供应链竞争力。

杨元庆认为,“混合式人工智能”,也就是个人人工智能、企业人工智能、公共人工智能相互促进,是人工智能的未来,而联想在这一技术领域一直保持领先位置。他说:“无论对于联想还是我们的供应商伙伴,这都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发展潜力。”

以引领人工智能变革为新使命,联想集团正在通过制定AI战略、引入AI新技术、培养AI人才、优化AI运营流程等多维度,引领其全球供应链智能化转型。未来,企业间的竞争不只是供应链的竞争,更将是智能化水平的全球化竞争。

中国企业“出海”,即将进入AI赋能下的“全球化布局与运营”新阶段,并呈现两种特点:

第一,如周其仁教授所言,“到全球更宽处布局”的突围路线越来越清晰,全球化的中国企业对于全球规划将变得越来越精细;第二,如杨元庆所言,未来10年将是一个以混合式人工智能为主题的新时代,各国人民会一同实现让世界充满AI的愿景。

转载请注明来源:华夏商业网_华夏财经_华夏资讯 » 中国企业出海:从“复制到中国”到“复制中国”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