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最具价值的商业资讯

也迪律师说法:被迫离职不是“维权捷径”,这3类人最容易败诉

紫金财经5月19日消息 前几天,我们收到一位老粉丝的求助。他为了维权,花了6000元请律师打“被迫离职”的官司,信心满满地走上了仲裁之路。结果呢?裁决书下来,除了带薪年假这项被支持,其他全部被驳回!

他问我们还有没有救。我看完裁决书,只能遗憾地说:这是一场从一开始就注定败北的诉讼。兄弟姐妹们,被迫离职不是想走就能走的路,一旦操作不当,维权不成反而伤身伤财。

我曾无数次提醒:被迫离职一定要慎重考虑!但总有人觉得这是一条“聪明维权”的捷径。可现实是,一步走错,极容易落入败诉陷阱。尤其是下面这三类情况,走被迫离职路线,几乎必败:
一、工资被拖欠就能走?小心败诉率高达95%!

很多人以为,公司拖欠工资,就能作为被迫离职的理由。但你有没有搞清楚,什么样的工资属于法律支持的范围?

如果你被拖欠的是加班费、绩效工资、年终奖、季度奖金、提成、产假病假工资、待岗工资这些“效益工资”,那很抱歉——这些与工作结果和考核相关,本身就容易产生争议。贸然以此作为被迫离职依据,败诉率接近95%!

二、调岗降薪不等于违法,别忽视“抗辩程序”!

公司无故给你调岗降薪,当然让人不爽。但问题是:你有没有提出书面异议?有没有在一个月内走完抗辩程序?

如果你直接辞职、主张被迫离职,而没有任何正式的抗议、证据或流程支撑,那你就很可能被仲裁委认定为“自愿离职”。此类败诉率也非常高!

三、公司不提供劳动条件,但你拿得出证据吗?

有些人被踢出群聊、被禁止打卡、甚至被收走工作设备,就认为公司剥夺了劳动条件。但注意,光凭自己的主观感受是不够的!

如果没有截图、录音、工牌、打卡记录等明确证据,也没有提前向劳动监察投诉备案,直接走被迫离职的话,败诉率同样超过80%。

写在最后:

被迫离职是劳动法中的“高难度操作”,不懂法、不懂流程、没有证据,千万别轻易尝试!它不是维权捷径,更不是情绪化离职的借口。

切记:维权的前提是合法、合理、有证据!不要轻信那些一口一个“没问题”的律师,有些人的“安慰”,可能正是你走向失败的开始。

转载请注明来源:华夏商业网_华夏财经_华夏资讯 » 也迪律师说法:被迫离职不是“维权捷径”,这3类人最容易败诉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