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最具价值的商业资讯

云南咖啡“逆袭”,走向精品化之路

(本文系紫金财经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这几年,星巴克、瑞幸等咖啡品牌开遍了大街小巷,咖啡饮品也在不断创新,备受职场人和年轻人的追捧。而云南咖啡的崛起,已经成为咖啡界的一大变量。

云南地处北回归线上的黄金种植带,是世界上最适合生长咖啡的地方之一,被誉为“阿拉比卡的天堂”。凭借较大的种植面积与产量,云南正成为中国咖啡产业的梦想之地。

“云咖出滇,香飘世界”一直是云南咖啡行业的梦想。现如今,在咖啡的世界版图中,云南正以独特的姿态崭露头角。“云南咖啡还是代表着中国的,现在国外也是受欢迎的。”近期高层表态的这样一句家常话,让云南咖啡再次成为焦点。

近年来,云南咖啡不仅在国内市场掀起热潮,更在国际舞台上逐渐站稳脚跟,成为中国咖啡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当星巴克宣布2025年所有中国门店的经典浓缩咖啡都将融入云南豆,当瑞幸的SOE云南普洱系列创下单品月销破百万杯的纪录,云南——这片曾被国际咖啡巨头定义为“原料基地”的土地,正在改写着全球咖啡产业的规则。

云南咖啡出圈,“咖”味十足

如果说咖啡是北上广深等城市白领的生活必需品,那么在云南,它就是老百姓生活中的日常。除了作为饮品外,云南的生活中,咖啡也是一道道菜肴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

比如傣族人在乡居生活中,就喜欢把牛肉、蔬菜与咖啡搭配米线来食用,一道“咖啡撒撇”就制作而成,辣味与咖啡的苦味在米线的劲道口感中,迸发出别样的滋味。

如今的云南味道中,咖啡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在云南之外,云南味道正以咖啡为媒介,不断向外延伸,“云南咖啡”正在成为国内咖啡行业的热门标签。无论是一线城市的精品咖啡馆,还是街头巷尾的连锁咖啡店,都能看到云南咖啡的身影。

2022年,瑞幸咖啡推出SOE云南普洱限定系列,引起了广大咖友和业界的持续关注;2024年10月,星巴克中国CEO刘文娟在履新后的首场大型公开活动中,选择为云南咖啡“站台”。

刘文娟彼时表示,未来,高品质的云南咖啡豆将加入中国内地售出的每一杯星巴克经典浓缩咖啡中。内地的每一家星巴克门店,也都将出售云南单一原产地咖啡豆。

5月16日,2025首届云南瑰宝咖啡生豆大赛(云南卓越杯试点赛)在云南保山市圆满落幕,瑞幸成为战略合作伙伴。这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咖啡生豆竞赛之一,具有严格的评分体系以及国际化参与特性。据了解,本次比赛采用了国际标准“双周赛制”,由来自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的12位国外评审以及2位国内评审组成专业的国际评审团,对参赛豆进行终评。

据悉,2024年瑞幸将云南保山作为“全球寻豆之旅”的第四站,并在保山建立了鲜果处理加工厂。保山工厂采用巴西、哥伦比亚的微水鲜果处理生产线,年鲜果处理量可达到5000吨,为当地的咖啡鲜果处理提供了高质量生产范式。

此外,社交媒体的助推也让云南咖啡加速“出圈”。在小红书上,“云南咖啡”相关笔记超过一百万篇。“云南小众咖啡庄园探秘”、“必尝的云南特色咖啡单品”、“云南咖啡的独特风味解析” 等笔记吸引着大量用户点赞、收藏与评论。

也有不少博主分享自己前往云南咖啡产区旅游的经历,从咖啡树的种植、采摘,到咖啡豆的烘焙、冲泡,全过程展示让网友们对云南咖啡有了更直观、深入的了解,吸引着一波又一波年轻人出发去云南打卡。​

从经济的角度看,咖啡对于云南的意义重大,是关系着一二三产业发展的“金豆子”。在云南,一杯咖啡煮出了不少乡村振兴新图景,精品咖啡豆也成为当地咖农接触海外市场的致富豆。

从传教士引种到产业觉醒

中国历史上并无种植和饮用咖啡的传统,咖啡和可可、腰果等作物一样都是舶来品。云南也并非咖啡的传统产区,但它的咖啡种植历史也要追溯到1904年。那年,一位名叫田德能的法国传教士进入云南大理区域传教,他来到朱苦拉村建立教堂,并在旁边种下一批铁皮卡咖啡树。自此,“云南咖啡”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云南天然就是咖啡的“应许”之地,拥有种植咖啡的独特地理气候条件,如低纬度高海拔、温差大等,这些自然条件,与国际知名咖啡产区相似。特别是在此生长的小粒咖啡,凭借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酸的风味,颇受好评。

改革开放后,国际咖啡巨头雀巢进入中国,在云南推广卡蒂姆(Catimor)品种的种植。卡蒂姆品种抗病高产,迅速替代古老树种铁皮卡,成为云南咖啡的主力树种。

随着卡蒂姆在云南多地的广泛种植,云南咖啡的整体产量与稳定性大幅提升。它不仅满足了雀巢自身对咖啡豆原料的需求,也让云南咖啡在国内市场的供应能力增强,为后续云南咖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云南咖啡走向产业化、规模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时间来到21世纪,随着中国咖啡消费市场的爆发,云南咖啡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2010年后,本土咖啡企业、精品咖啡烘焙商开始关注云南豆,尝试通过改良种植和处理技术提升品质,云南咖啡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新时期,咖啡豆价格开始飙升。

这主要得益于全球咖啡市场需求的增长,特别是欧洲市场对咖啡的旺盛需求,带动了云南咖啡的出口。

价格的上涨极大地激发了咖农的种植积极性,种植面积迅速增加。许多原本种植其他农作物的土地被改种咖啡,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阶段性的高峰。然而,单一品种依赖与产业链低端化问题,始终是云南咖啡挥之不去的伤痛。要想突围,打造云南的一张新名片,那么走精品化之路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走向精品化突围之道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云南咖啡常被诟病为“风味单一”、“杂味重”,这是因为云南咖啡主栽品种为卡蒂姆系列杂交种,占比高达95%,卡蒂姆虽抗病高产,但在发展精品咖啡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为改变这一局面,2022年,云南省出台“咖六条”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云南咖啡走精品化、精深加工之路。云南开始引进瑰夏(Geisha)、波旁(Bourbon)等精品品种,并在保山、普洱等地试验种植。

在政策的支持下,截至2024年底,全省优质咖啡种植面积超15万亩,较2021年底的5%实现了规模翻番。云南咖啡的精品率从2021年的8%增加到2024年的31.6%,精深加工率从20%提升至80%。

价格方面,2024年底生豆均价每公斤达41元,从过去“卖一斤豆买不起一杯咖啡”的困境成功“逆袭”到首次超过纽约期货价格;而精品豆价格涨势更猛,均价每公斤超过67元。

据统计,2024年,云南省咖啡种植面积126.7万亩、产量14.6万吨,均占全国的98%以上,稳坐中国咖啡产地的“头把交椅”。目前云南咖啡种植主要分布在普洱、保山、临沧、德宏、西双版纳、怒江等6个州市。

从单纯依赖生豆出口,逐渐向咖啡精深加工领域拓展,云南咖啡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仅仅出售生豆利润微薄,且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大。于是,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开始投资建设咖啡加工厂,生产咖啡粉、速溶咖啡、挂耳咖啡等产品,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

在市场拓展方面,云南咖啡同样成绩斐然。一方面,加强与国内咖啡品牌的合作,许多国内知名咖啡连锁品牌开始采用云南产的咖啡豆,推动云南咖啡在国内市场的普及。另一方面,云南咖啡的出口也呈现出增长态势。

据昆明海关统计,2024年云南咖啡出口量同比上涨358%,达到3.25万吨,主要出口至荷兰、德国、美国和越南等29个国家和地区。当全球咖啡采购版图加上云南坐标,当澜沧江畔的果豆飘香成为西方国家街头的杯中滋味,云南咖啡正以东方的独特风味,占据世界咖啡独特风味的一席之地。

此外,云南还通过举办各类咖啡文化节、咖啡赛事等活动,提升云南咖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普洱、保山等地每年都会举办咖啡文化节,吸引国内外咖啡企业、专家和爱好者参与,促进了咖啡文化的传播和产业交流。同时,云南咖啡产业还在探索 “咖啡+文旅” 的融合发展模式。

从传教士庭院里的试验性种植,到全球咖啡版图的重要参与者,云南正以中国咖啡 “破局者” 的姿态强势崛起,云南这片红土地,正在向世界讲述不一样的中国故事。

转载请注明来源:华夏商业网_华夏财经_华夏资讯 » 云南咖啡“逆袭”,走向精品化之路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