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紫金财经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经历了一个多月的“舆论风波”后,小米带来了名为《新起点》的新品发布会。
5月22日晚7点,小米在北京亦庄总部举办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本次发布会亮相了众多重磅新品,包括手机SoC芯片小米玄戒O1、小米15SPro手机、小米平板7Ultra、小米手表S4、首款SUV小米YU7等在内的多款新品。
其中最为重磅的是,小米祭出的两大杀手锏——首款自研3纳米手机芯片“玄戒O1”实现量产,以及豪华SUV车型YU7正式亮相。
舆论的潮水有起有落,站在15周年节点上,小米以一场“技术硬仗”回应了此前舆论场的喧嚣,并且为小米的未来重新锚定航向。
造芯11年,小米迎突破
发布会当天,小米推出首款3nm旗舰处理器玄戒O1,比此前业界猜测的7nm、4nm先进了一大截。
小米由此也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全球第四家能够自主研发设计3纳米手机芯片的企业——此前,业界能实现3纳米手机芯片量产的企业只有苹果、高通、联发科三家。
雷军坦言,“四年多时间,小米已经花了135亿元,我们今年(2025年)的芯片研发预算超过60亿元”。如果算上曾经的暂停、转型,小米造芯已经11年。
据悉,“玄戒O1”旗舰处理器采用第二代3nm先进工艺制程,190亿晶体管,芯片面积仅109mm²,实验室跑分突破300万。目前,这款芯片已实现规模量产,首发搭载在小米旗舰新品15SPro上。除了手机,小米还发布了搭载自研芯片的平板及手表。
根据雷军的说法,小米平板7 Ultra是小米迄今最强大的平板,搭载14英寸OLED(有机电激光显示)大屏;支持PC(个人电脑)级应用生态;搭配全尺寸悬浮键盘;与苹果生态互传文件,可无线扩展为Mac副屏,5699元起售。而小米手表S4搭载的是玄戒T1的4G手表芯片,内置小米汽车App(应用程序),可操控小米汽车,1299元起售。
业内有看法认为,有了自研手机芯片,小米势必会减少对外部芯片的依赖,这或将影响其与高通的合作。
对此,高通公司CEO克里斯蒂亚诺·阿蒙( Cristiano Amon)表示,“高通与小米有着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小米的一些旗舰机仍会持续采用高通的技术。高通仍将是小米旗舰机的主要供应商,未来这一情况不会改变。”
高通更是用一场“双向奔赴” 给出了答案:5月20日,高通网站显示高通与小米公司庆祝合作15周年,并签署了一份多年期协议。
公告显示,小米的高端智能手机将继续搭载高通的骁龙8系列处理器,今年晚些时候,小米将成为首批采用下一代骁龙8系列处理器的高端智能手机厂商之一。未来两家公司计划共同努力推动AI边缘设备的进步。这则官宣,可谓是直接打脸了“小米抛弃高通”的传言。
YU7终于来了
如果说玄戒O1是小米技术底牌的集中释放,那么YU7的亮相则展现了其在造车赛道上的野望。发布会上,雷军将小米汽车的第二款产品YU7,定位为“豪华高性能SUV”。
雷军称,“YU7”读“御7”,意为“御风而行”,取自庄子的《逍遥游》。雷军表示,YU7定位是豪华高性能SUV,并不是SU7的简单拉高版,而是在SU7的基础上重新设计的。
YU7共有三个版本:YU7(超长续航后驱)、YU7 Pro(超长续航四驱)、YU7 Max(超长续航高性能四驱)。按照规划,新车将于7月份正式上市。
外观上,YU7延续小米SU7风格并创新,车身搭配3米轴距。镂空水滴大灯嵌入风道,实现180超广角照明。经40 +组风阻优化,风阻系数低至0.245。有宝石绿、熔岩橙等多个配色。
性能上,三个版本全系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Max版搭载101.7kWh电池,CLTC续航760km,最大马力690PS,零百加速3.23s。小米超级电机V6S PLUS最高转速22000rpm,峰值功率288kW。底盘标配连续阻尼可变减震器与五档调节闭式双腔空簧,提升驾乘体验。
安全性上,小米YU7采用了铠甲笼式钢铝混合车身,全车四门防撞梁采用的超强钢强度可达到2200MPa,另外小米还采用了内嵌式防滚架。新车全系标配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等硬件配置,辅助驾驶芯片算力高达700TOPS。
发布会上,雷军明确否认YU7售价19.9万元的猜测,“不要这么想,不可能的,对标Model Y的配置,没有三十几万绝对下不了台的。”
自从去年3月份小米SU7上市以来,小米在汽车领域的成绩有目共睹,小米SU7系列累计交付量已超过25.8万台。如今,YU7已经发布,并且下半年就将迎来上市,这无疑将进一步推动小米汽车的销量增长。
小米能否站上新高度?
然而,技术光环背后,小米仍需直面现实的荆棘。过去一个多月,从SU7事故争议到Ultra车型退订风波,舆论场的每一次波动都在考验小米的韧性。
3月底,小米SU7发生高速事故,该事故引发业内及外界对于“智驾”安全,夸大宣传等广泛讨论。5月初,小米汽车在官网中,将SU7车型的智能驾驶系统命名进行了更新,原先使用的“智驾”术语,陆续被换成了更为严谨的“辅助驾驶”。发布会上,小米更是强调了从车身材料与结构、到辅助驾驶硬件配置、再到小米驾驶学院等一系列与安全相关的命题。
此外,小米SU7 Ultra还陷入退订风波,部分小米SU7 Ultra用户对选配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提出质疑并要求退订。5月7日,小米汽车在官方发布的“答网友问”中回应称,对于未交付的订单,提供限时改配服务;对于已提车和在本次限时改配结束前选配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锁单用户,将赠送2万积分。
5月10日,雷军发布微博坦言:“过去一个多月,是我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情绪比较低落,取消了一些会议安排和出差计划,也暂停了一段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过去这几年一直很忙,这段时间反而可以静下心来,仔细思考,确实有一些收获……”
风波虽给小米带来挑战,但也为其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改进契机,当鲜花与掌声渐次退潮,或许只有放下 “风口上的神话”,将自身长板转化为可持续的竞争力,才能真正踏上 “新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