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最具价值的商业资讯

四箭齐发 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加力稳经济

加力稳经济,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财政部在加快落实已确定政策的基础上,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蓝佛安特别强调,其他政策工具也正在研究,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次宣布的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力度很大,将与其他政策形成合力,放大政策效应,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巩固经营主体信心和预期。

“四箭齐发”形成政策合力

据蓝佛安披露,将在近期陆续推出的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包括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以及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可谓“四箭齐发”。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旭红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体现了政府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的积极应对和长远规划,释放了政府致力于维护经济平稳运行、增强民生福祉以及促进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信号。

“通过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有助于地方政府腾出更多资源用于促进发展和保障民生;发行特别国债以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则增强了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和信贷投放能力,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同时,利用多种财政工具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旨在稳定住房消费,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此外,加大对重点群体如困难群众和学生群体的支持力度,不仅能够直接提高受益群体的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机会,也有助于提升整体消费能力和社会稳定性。”李旭红说。

大力度支持化债如“及时雨”

谈及“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蓝佛安表示,除每年继续在新增专项债限额中专门安排一定规模的债券用于支持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外,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他说:“这项即将实施的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这无疑是一场政策及时雨,将大大减轻地方化债压力,可以腾出更多的资源发展经济,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巩固基层‘三保’。”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债务置换实现了部分隐性债务显性化,使债务更加公开透明;以利率更低、周期更长的政府债券置换举债成本高、周期短的隐性债务,以时间换空间,因此债务置换的过程也是降低风险的过程,体现了化债的本质是化解风险。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也认为,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有助于缓释短期流动性风险、优化政府债务结构、提振市场情绪,助力“一揽子化债”的推进。

另外,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财政政策也多策齐发,包括: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支持收购存量房,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及时优化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其中,财政部副部长廖岷提及,“正在抓紧研究明确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政策”。

对此,李旭红表示,通过明确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政策,可以有效简化税收流程,降低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进而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平衡。这一政策的酝酿出台,不仅体现了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精细化与灵活性,也彰显了通过税收政策调节市场、稳定预期的决心。

更多政策工具正在研究

蓝佛安特别强调,逆周期调节绝不仅仅是以上四方面政策。“这四点是已经进入决策程序的政策,其他政策工具也正在研究。比如,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他说。

袁海霞表示,预计后续中央政府或通过进一步加大加杠杆力度支持实体经济修复。袁海霞说,与一些发达的海外经济体相比,我国政府部门杠杆率、赤字率均有提升空间,且中央政府债务在政府部门债务中的占比较低,我国政府部门尤其是中央政府仍有较大加杠杆空间。在地方财政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央财政可通过调升预算赤字、发行特别国债等支持实体经济修复。

“相比发行专项债和特别国债,直接增加财政赤字更为灵活有效,其适用范围更为直接、广泛,既可以用于补足民生支出不足,也可以用于重点项目建设,还可以加大转移支付的针对性,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可以快速地筹集必需的资金,无需跟随项目,直接提高财政政策的灵活机动性;预算更透明、便于监管,可有效防止财政资金错配和挪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

国家统计局:2024年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


华夏商业网讯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4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其中,城市上涨0.4%,农村上涨0.6%;食品价格上涨3.3%,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上涨0.5%,服务价格上涨0.2%。1­­—9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3%。

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持平。其中,城市下降0.1%,农村上涨0.1%;食品价格上涨0.8%,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上涨0.2%,服务价格下降0.3%。

一、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9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2.3%,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约0.66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上涨22.9%,影响CPI上涨约0.48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6.7%,影响CPI上涨约0.13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上涨3.8%,影响CPI上涨约0.1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6.2%,影响CPI上涨约0.21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2.0%,影响CPI上涨约0.04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下降4.1%,影响CPI下降约0.03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下降0.7%,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五涨两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衣着、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3.5%、1.3%和1.2%,教育文化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0.6%和0.1%;交通通信、居住价格分别下降4.1%和0.1%。

二、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9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上涨0.5%,影响CPI上涨约0.15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上涨4.3%,影响CPI上涨约0.11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2.1%,影响CPI上涨约0.04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2.1%,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上涨0.4%,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0.4%,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下降0.5%,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一涨三平三降。其中,衣着价格上涨0.8%;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均持平;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居住价格分别下降1.3%、0.3%和0.1%。

财政部长蓝佛安:中央财政还有较大举债空间和赤字空间


国新办就“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会上表示,财政部还有其他政策工具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空间。

他还表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盘活闲置资产,加强国有资本收益管理,努力增加财政收入,指导地方依法依规使用预算稳定调节资金等存量资金,保障财政支出的需要。

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 增量财政政策“蓄势待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显示,10月12日,国新办将举行新闻发布会,请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这一预告获得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逆周期调节”被频频提及。在10月8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提到的贯彻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的五个“针对”中,就包含“针对经济运行中的下行压力,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各方面都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那么,何为“逆周期调节”?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赵玲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一般而言,逆周期调节是指通过政府和中央银行的政策,平滑经济周期中的波动。特别是应对经济运行中的下行压力,通过扩张性政策来稳定经济增长。通过逆周期调节可以实现稳定经济增长、促进就业、避免经济“大起大落”等作用。

“逆周期调节是一种宏观经济政策,旨在通过调节经济周期中的不同阶段,以达到稳定经济、保持长期增长的目的。”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调节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政策来实现。通过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可以放大政策组合效应,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同时,这种调节也可以提高市场信心,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

在上述10月8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郑栅洁就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具体举措作介绍时提到要“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强财政税收、货币金融、投资消费、收入分配等宏观政策的统筹协调和系统集成,强化政策工具协同创新,把握好政策实施的时度效,放大政策组合效应。要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加快支出进度,加大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要加力支持地方开展债务置换,化解债务风险。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为经营主体投融资、宏观政策实施等创造更好的金融环境,近期已经出台实施降准降息等政策,其他金融政策也在积极推进。”郑栅洁介绍。

如其所述,9月24日“一行一局一会”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推出政策“组合拳”,此后在货币政策方面,降准降息等政策已出台。从最新进度看,10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ecurities,Fund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Swap Facility,以下简称‘互换便利’)”。在此情况下,各界普遍认为增量财政政策或已“蓄势待发”。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近期金融、房地产以及资本市场等各领域利好政策频出,带动资本市场信心重塑以及市场对政策出台和基本面改善的预期。在财政政策方面,后续有可能通过增发特别国债等方式弥补广义财政缺口,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促进经济回升。在货币政策方面,今年年内或仍有1次降准,今年年底或2025年或有更大力度的降息。

“在经济逆周期调节中,我国主要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双管齐下’,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赵玲表示,在财政政策方面,政府可加大支出强度,特别是通过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来提振经济。货币政策则可通过降准降息来降低市场利率,鼓励投资与消费。同时,创新性地使用互换便利及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工具,为资本市场提供流动性,进而支持实体经济,提振市场信心。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有哪些亮点?专家解读

今天(10月10日),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门户网站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草案共9章77条,从公平竞争、投资融资、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营造有利于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

今年2月,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组建了由17家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单位组成的立法起草工作专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组织专家研究,分赴地方调研,听取民营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数易其稿,之后送53家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单位和31个省、区、市人民政府征求意见,对各方面提出的近千条意见逐条研究、吸收采纳,修改形成草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对标全会精神,对草案又做了进一步修改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持续推进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济主体,目前,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超过了5500万户,入围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由2012年的6家增加至34家,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即日起,公众可通过登录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发送电子邮件或者邮寄纸质信函等方式提出意见建议,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4年11月8日。

草案规定“公平竞争” 突出平等对待原则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这次的草案征求意见稿有哪些亮点?专家解读↓

民营经济促进法是一部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法律。立法贯彻落实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宪法要求,坚持平等对待、促进发展、规范经营和保护权益的有机统一。草案第二章“公平竞争”和第三章“投资融资促进”突出平等对待原则,切实保障民营经济组织与其他各类经济组织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市场机会和发展权利。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王轶:在公平竞争方面,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草案,规定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包括民营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可以依法平等进入;对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定期清理市场准入壁垒、禁止在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中限制或者排斥民营经济组织等作出了专门的规定。

支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

改善投融资环境方面,草案第三章重点对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完善民营经济组织融资风险市场化分担机制等方面作出规定。同时,明确投融资鼓励支持措施在依法前提下,按照平等适用、市场化等原则实施。

草案第四章规定了支持民营经济科技创新方面的内容。

王轶表示,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草案用得笔墨非常多,出了很多实招真招。

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支持有能力的民营经济组织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
向民营经济组织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
鼓励公共研究开发平台、共性技术平台为民营经济组织技术创新平等提供服务,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草案明确建立畅通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

草案还注重规范引导,规定民营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民营经济组织应当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规范经营者行为,建立独立规范的财务制度、防止财务造假等。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王轶:草案致力于优化服务保障。明确建立畅通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制定与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时候,应当注重听取意见,高效便利地办理涉企事项,完善人才激励和服务保障政策措施。

草案规定加强民营企业家权益保护

在权益保护方面,草案第七章规定,实施限制人身自由和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应当依照法定权限、条件和程序进行。禁止利用行政、刑事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规范异地执法行为。

针对民营企业非常关注的大型企业向中小民营经济组织支付账款设置不合理条件问题,草案专设条款,来回应这一社会难点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王轶:强调大型企业向中小民营经济组织采购货物、工程、服务等,应当合理约定付款期限并及时支付账款,不得以收到第三方付款作为向中小民营经济组织支付账款的条件,这就为今后通过司法手段有效解决“背靠背”条款问题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A股收评:创业板指跌10.59%下破2300点,证券主力大幅流出

10月9日下午,A股收市,三大指数震荡下挫,上证指数收跌6.62%失守3300点;深证成指收跌8.15%;创业板指收跌10.59%下破2300点;北证50收跌12.11%。当天,两市成交额29398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5113亿元;大盘资金净流出超2377亿元。市场股票呈现跌多涨少的态势,295只股票上涨,5043只股票下跌。其中,51只涨停股、854只跌停股。

板块全线下跌,游戏、互联网电商、消费电子、养殖业、房地产、Sora概念、PEEK材料等板块跌幅居前;证券、半导体、华为概念、国企改革概念板块遭主力资金大幅流出。东方财富成交额900亿元,创个股单日历史成交天量。

游戏板块领跌,汤姆猫、中青宝、富春股份跌超17%,迅游科技、盛天网络、冰川网络跌超16%,姚记科技、大晟文化、电魂网络、游族网络等跌停。

消费电子板块震荡下挫,雅葆轩跌超20%,英利股份20CM跌停,奋达科技、福日电子、奥海科技、科森科技、华勤技术等跌停。

华为欧拉概念低迷,梅安森跌超18%,思特奇跌超16%,当虹科技跌超14%,东土科技跌超13%。

证券板块遭主力资金大幅流出,山西证券、华安证券、西部证券、红塔证券、国元证券、华西证券等跌停。

热门个股方面,中芯国际涨超16%,软通动力涨超11%;宁德时代跌超14%,中国平安跌超9%,贵州茅台跌超7%。

高盛:上调中国股市至“超配” 十大理由看涨中国股市

“历史表明,中国股市本轮上涨可能还有更多的空间。”在最新研报中,高盛列举了看涨中国股市的十大理由,并将中国股市上调至“超配”。

10月7日,高盛发布了一篇题为《此时不搏更待何时?看涨中国股市的十大理由》的最新研报,其中主要提及了以下十大原因。

原因一,政府已亮出底牌。高盛认为,自9月24日以来,中国政府公布了覆盖货币宽松、财政刺激、房地产市场支持和股市激励政策在内的超过10项关键措施,其量级、广度和全面性都极具里程碑意义,可与2008年的“四万亿刺激计划”、2012年德拉吉出任欧洲央行行长以及2015年的“A股救市计划”相提并论。

原因二,就市场对政策的反应而言,这一次与以往有所不同。高盛表示,与过去几年相比,中国政府在政策刺激方面更加迅速和有力。市场对于政策的预期较低,因此最新的宽松政策超出了投资者的预期,从而改变了市场对政策的预期。

“在最新的宽松政策中,中国政府似乎已经从以往的侧重于供给侧的措施(例如基础设施投资),转向了更多关注需求侧的政策工具(如按揭再融资和其他可能的消费相关补贴和社会保障福利),这表明政府正在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来解决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高盛称,倘若后续有进一步的财政刺激措施出台,中国股市可能会有更加积极的反应。

与此同时,高盛也表示,“目前中国在房地产政策方面已有所完善,虽然仍不是一些投资者所希望‘大火箭筒’那样的刺激措施,但(政府)应该会提高政策效能,更好地助力住房去库存。”

原因三,不要在股市和央行背道而驰。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期规模50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首期额度3000亿元。对此,高盛指出,“这些措施允许市场参与者利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并重新部署所得资金(在某些情况下加杠杆)以有吸引力的资金成本投资股票,从而有助于恢复市场流动性,提振股票需求(例如回购)。”

原因四,政策大转弯带来的涨幅很少低于30%。高盛在报告中写道,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分别较9月份的低点上涨了36%和27%,这是沪深300指数自1993年和2005年分别推出以来涨幅最大、最集中的一次。历史表明,本轮上涨可能还有更多的空间。

原因五,由日本股市可得知,即使在长期熊市中也可能会出现强劲的反弹。高盛指出,在1989年到2003年的十四年间,日本股市累计暴跌了73%,其间经历了两轮明显的熊市反弹,分别是在1992年至1996年、1998年至2000年,这两次反弹都是由政治或政策预期的重新定价所引发的。

“两轮熊市反弹都非常强劲(日元计价分别上涨39%和65%;美元计价分别上涨67%和119%),持续时间都超过一年。”高盛进一步称,然而日本股市在反弹后又触及到了更低的低点,直到采取足够的政策行动来充分消化和解决这些经济挑战。

原因六,中国相对于全球主要股市的估值仍有显著折价。高盛表示,截至10月3日,MSCI中国和沪深300的交易价格分别为11.2倍和13.3倍的远期市盈率,在过去5年的回顾期内分别比平均水平低0.2个和高0.5个标准差,相对于过去十年的范围分别比平均水平低0.2个和高0.6个标准差,基本上处于或略高于中期水平。

“中国相对于全球主要股市的估值仍有显著折价,比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不包括中国)的基准股指低40%和15%。”高盛分析道,政策的正面影响和市场对极端负面情况的过度担忧,正在为中国股票的估值提供上涨空间。如果排除极端的负面情况,MSCI中国的真实价值应该比市场在9月中旬的估值要高出15%。

原因七,FOMO(“Fear of Missing Out”,错失恐惧症)情绪仍具上升空间。高盛表示,尽管对冲基金和全球共同基金对中国股票的持仓仍低于近年峰值。但中国国内散户参与度提高,新账户开设数和ETF流入额增加。与此同时,南向资金也在持续流入,新兴市场购买兴趣上升。

原因八,企业盈利前景已略有改善。在报告中,高盛将2024年和2025年MSCI中国的每股收益(EPS)增长预测分别提高了4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均达到12%。

原因九,美联储为中国的刺激政策提供了更多空间。高盛称,期货市场现在预计在今年剩余时间内美联储将降息50个基点,并在2025年降息100个基点,美债收益率处于近年低点,中国央行的宽松决策应该在利差和对双边汇率影响的背景下,受到美联储政策的较少限制。

高盛预计第四季度存款准备金率将再次下调25个基点。“如果未来几个月美联储比我们的基准更积极地下调政策利率,这将为中国人民银行下调政策利率创造更大的空间。对于2025年,我们现在预计将下调两次25个基点的存款准备金率和两次20个基点的政策利率。”

原因十,中国股市在全球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仍将占有一席之地。高盛表示,近年来,中国股票表现主要受到国内风险的影响,对外部因素的敏感性相对较低。而在全球风险资产定价机制日益同步的情况下,股市的特殊性应该会给资产配置者带来多元化的好处。

“本轮中国牛市可能会加速中国机构和散户投资者期待已久的资产重新配置,从房地产流向股票。”高盛认为,相对于其他金融和房地产资产,中国机构和散户投资者目前持有的股票较低,理论上,他们的有效前沿将通过在投资组合中增加更多股票敞口而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10月5日,高盛上调中国股市至“超配”,并预计中国股市还有15%至20%的上涨空间。具体来看,综合估值、盈利、仓位等因素,高盛将MSCI中国的目标价从66美元提高到84美元,将沪深300指数的目标价从4000点提高到4600点。从当前水平来看,总回报率有大约15%至18%的上升空间。

对于近期中国股市上涨,高盛认为是由两大因素推动,一是果断的政策措施作为催化剂,二是超卖、低估和定位不足的市场背景作为启动条件。

行业配置方面,高盛将保险和其他金融公司(如经纪人、交易所、投资公司)调整为超配,将金属和采矿升级为平配,将电信服务下调至低配。此外,高盛维持对几大行业的超配立场,涉及互联网和娱乐、科技硬件和半导体、消费品零售和服务以及日用品。

国有六大行火速响应: 拟于10月12日发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操作细则

9月29日当晚,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六大国有商业银行火速发布公告称,正在依法有序推进降低存量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工作。

在时间安排方面,上述6家银行均表示,将(拟)于2024年10月12日发布具体操作事宜,2024年10月31日之前统一对存量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实施批量调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表示,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过多渠道提供便利服务,依法合规开展好利率调整工作;中国银行表示,依法合规制定实施细则,同时进行技术准备;建设银行表示,“正在抓紧制定批量调整存量房贷利率实施方案。”

国常会: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

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落实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好,把已明确的政策措施落实好,有效实施宏观调控,推动各项政策协同发力,打好组合拳,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每一项政策都要明确责任分工,加快出台实施的节奏,条件相对成熟的政策要马上推出,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的政策要抓紧做好相关工作、成熟一批推出一批。各部门要不避难、不推责,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同时,要根据形势变化,及时研究新的增量政策。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注重听取各方面意见,不断优化完善政策举措。要加强政策解读,更好地凝聚共识、增强信心。

会议部署加快“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实施的有关举措。会议指出,“十四五”时期实施102项重大工程,是党中央统筹当前和长远作出的重要部署。要立足全局抓好重大工程实施,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加强部门协同和央地联动,强化资金支持和要素资源保障,破解难点堵点,确保重大工程建设取得预期成效。

会议研究了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强调,建设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支持措施。要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和托育实际需求等因素,科学规划托育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优化托育服务精准供给,加快补齐社区托育设施短板,努力为群众提供就近就便的托育服务。

会议听取了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会议指出,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要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重点任务落实,强化知识产权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支撑,深入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决定将两个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央行:自9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精准性,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4年9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