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最具价值的商业资讯

利率调控信号更清晰 逾4000亿元MLF今日续做

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发布的消息显示,8月15日到期的401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将于今日(8月26日)续做。

专家表示,此举所传递的利率调控信号更为清晰。MLF延后续做有助于强化7天期逆回购利率政策地位,理顺短端利率向长端利率的传导机制。考虑到本周(26日至30日)流动性面临的扰动因素较多,央行将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和货币政策工具开展调节,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延后操作料成常态

此前,央行在每月15日(遇周末或节假日顺延)进行当月MLF到期续做。专家认为,MLF操作时点有望常规性延后至每月25日左右。

银河证券报告称,MLF的投放有可能固定在每月25日左右。首先,MLF的投放和价格调整将发生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公布日之后,以防止模糊政策信号。此外,月末流动性季节性紧张,易出现市场基准利率大幅偏离政策利率的情况。“未来以价格型调控为主,需要加强政策利率对市场基准利率的固定作用,减少市场基准利率的偏离幅度和波动。”报告称。

强化7天期逆回购利率政策地位,理顺由短端利率向长端利率传导机制正在“变现”。央行日前发布的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在明确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作为主要政策利率的同时,中期政策利率正在逐步淡出。

“实际上,7月LPR报价已体现了这一点。”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随着MLF政策利率色彩淡化,已没有必要在每月15日开展MLF操作,为当月LPR报价提供定价基础。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通过将MLF续做时间推迟至LPR报价时间之后,进一步弱化了MLF的政策利率属性,更加强化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作为主要政策利率,逐步疏通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持续促进金融机构提升自主定价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存量MLF仍在每月15日前后到期,加之月中还有税期等其他影响因素,金融机构将在一定程度上面临流动性管理的新考验。

熨平短期因素扰动

专家分析,26日至30日,政府债净缴款、超万亿元逆回购到期等因素仍会对流动性形成扰动。

在逆回购到期方面,Wind数据显示,本周(26日至30日)央行公开市场将有11978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521亿元、1491亿元、2580亿元、3593亿元、3793亿元。

“政府债净缴款本周再度回升至4000亿元以上,其中26日净缴款达2000亿元以上,同时MLF也推迟至当日续做,市场对本次操作的期待较大。若加量幅度较大,资金面紧张状态将有所缓和。”华西证券分析师肖金川说。

王青表示,现阶段正处于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加之月末时点临近,接下来市场流动性易紧难松,预计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将再度转入资金净投放。

展望未来一段时间,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表示,在月末、季末等重要时点叠加背景下,央行将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货币政策工具开展及时、有效的流动性调节,做到总量适度、节奏平稳、结构得宜,以熨平短期因素扰动、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维护市场预期稳定和运行平稳。

证监会主席吴清:持续推动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落地见效

证监会8月25日消息,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近日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在北京召开专题座谈会,与全国社保基金、保险资管、银行理财、私募基金等10家头部机构投资者代表深入交流,充分听取意见建议。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李超参加座谈。

要点概览

持续推动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落地见效

以改革促稳定、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

稳妥推进发行上市、交易、退市等关键制度优化完善

推动构建“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

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

座谈中,大家一致认为,三中全会《决定》对资本市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社会各方对资本市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寄予厚望。与会单位表示,投资与融资是资本市场功能的一体两面,二者协调发展对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居民资产配置、财富管理和养老投资等需求持续增加,中长期资金增加权益投资的需求也不断加大。同时,与会单位就资本市场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具体建议,包括健全鼓励长期投资的考核、会计、税收等激励机制,支持更多长期资金入市;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提高制度的包容性和精准性,吸引更多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代表企业上市;引导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和回购力度,鼓励上市公司综合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方式提升投资价值;等等。

吴清强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证监会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证监会将深入落实三中全会《决定》有关部署,持续推动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落地见效,以改革促稳定、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稳妥推进发行上市、交易、退市等关键制度优化完善,推动构建“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吴清指出,近年来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交易占比明显提高,已逐步成为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标杆性力量,对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机构投资者继续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坚持长期主义、专业主义,不断提升专业投研能力,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壮大买方力量,帮助投资者获得合理回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和信任,更加成为市场运行的“稳定器”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海外去通胀进程喜忧参半 全球降息高潮何时来临

除了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等多个海外重要经济体央行也将参加本年度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在机构人士看来,随着欧洲、亚洲多个国家或经济体的央行陆续宣布降息,叠加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持续升温,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降息潮已然启动。不过,近期数据显示,多个海外经济体最新通胀数据出现反弹,其央行发布的利率决议也传递出对物价再度上行的忧虑,在去通胀进程喜忧参半的情形下,本轮全球降息高潮何时来临尚待进一步观察。

全球降息潮涌

随着包括加息在内的一系列限制性货币政策持续发挥作用,进入2024年,美国、英国、欧盟等多个海外经济体曾经“高热不退”的通胀问题持续得到缓解,一些经济体通胀率已逐渐接近甚至达到其央行设定的预期目标,为降息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从多个经济体披露的最新通胀数据看,Wind数据显示,美国7月CPI同比上升2.9%,是2021年3月以来首次重回“2字头”,较1月3.1%的同比增幅进一步回落;英国7月CPI同比增幅从1月的4%回落至2.2%;欧元区7月CPI同比增幅从1月的2.8%回落至2.6%,前7个月CPI同比增幅维持区间震荡态势;加拿大7月CPI同比增幅从1月的2.9%回落至2.5%;瑞典7月CPI同比增幅从1月的5.4%回落至2.6%;新西兰第二季度CPI同比增幅从一季度的4%回落至3.3%。

瑞士今年1至7月CPI同比增幅持续在1.3%上下小幅波动,最低时一度下探至1%。得益于去通胀进程取得积极效果,瑞士央行在当地时间3月21日宣布降息,将关键政策利率从1.75%降至1.5%,瑞士也因此成为今年首个宣布降息的发达经济体。彼时瑞士央行在发布的声明中表示,抗击通胀的斗争已经结束使得“货币政策的放松成为可能”,此后在当地时间6月20日,瑞士央行宣布再次降息25个基点。

随着瑞士打响“第一枪”,之后瑞典、加拿大、欧盟、英国、新西兰等多个经济体央行陆续宣布降息,新一轮全球降息潮已然来临,且逐渐从西方国家向亚洲地区蔓延。8月15日,菲律宾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政策利率从6.5%降至6.25%,为四年来首次。

通胀忧虑仍存

随着降息阵营持续扩容、美联储有望在9月宣布降息,2024年或为全球央行“降息大年”得到越来越多市场机构的认同。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多个经济体最新披露的通胀数据显示其通胀韧性犹存,不少央行在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中也对通胀前景及可能的上行压力表示了明确关切。

以欧洲为例,欧盟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欧元区7月CPI终值数据显示,当月欧元区CPI同比上升2.6%,较7月2.5%的同比增幅有所反弹,当月其核心CPI数据也未呈现市场期待的进一步回落,同比增幅维持在2.8%。从欧洲央行年内降息节奏看,相比瑞士、加拿大等年内已开启两次降息的国家,其在6月宣布降息25个基点后,在7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决定维持现行利率不变,未出现连续降息。

英国此前5月、6月两个月CPI同比增幅回落至2%,即英国央行的目标通胀率,但到了7月,其CPI同比增幅小幅反弹至2.2%。尽管在8月初英国也加入降息行列,但在公布的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中英国央行明确表示,货币政策需要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继续保持限制性,预计随着能源价格基数效应的消退,下半年英国CPI将上升至2.75%;对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而言,需要确保通胀保持在低位,并注意降息不要过快或过多。

8月21日,印尼央行、泰国央行两家亚洲国家央行均宣布维持关键利率不变,市场预期的降息并未落地。而从此前宣布降息的菲律宾央行发布的新闻公报看,其表示仍然注意到物价“挥之不去的上行风险”,展望未来,菲律宾央行将继续采取审慎的态度,确保物价稳定。

看好医药等方向

从投资角度出发,一旦全球降息潮进一步演绎,尤其是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国内权益市场将受到怎样的影响?

结合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华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以认为,美联储降息、美债利率下行有利于打开国内货币政策空间和估值减压;行业层面,受益于基本面、贴现率、资金面效应三重逻辑共振的医药板块,其超额收益胜率和弹性或表现最优,其次为港股软件与服务板块以及A股食品饮料、美容护理板块;降息推进至“深水区”后,地产链、资源品超额收益或随分子端改善而出现。

申万宏源策略团队判断,A股对美联储降息交易的结构,可能是“顺周期和高股息搭台、科创唱戏”。面对美联储预防式降息,国内有降息预期发酵的阶段,经济预期改善、中期下行风险担忧缓和,顺周期的资源品、消费和房地产板块都可能反弹;科创是抢跑2025年行情阻力较小的方向,科创投资的重点是自下而上挖掘有优质并购项目储备的标的。

8月份LPR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业界认为年内仍有下调空间

8月份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出炉。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8月20日,1年期LPR为3.35%,5年期以上LPR为3.85%。两个品种报价均维持前值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7月份两个期限品种LPR报价分别下调10个基点,加之本次报价前央行主要政策利率(7天期逆回购利率)保持稳定,因此8月份两个期限品种LPR报价不变符合市场普遍预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考虑到现阶段宏观经济总体保持回升向好态势,各类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连续下调政策利率并引导LPR报价跟进连续下调的必要性不大。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8月份LPR报价持平前期,一方面是因为7月份LPR报价实现调降,短期内没有进一步下调必要;另一方面是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虽环比持平,但压力仍大,LPR报价短期继续下调空间受限。此外,近期市场资金利率触底回升,市场化负债成本相对上行,也削弱了LPR报价短期继续下调的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8月份LPR改革初期,LPR主要参考当时的中期政策利率即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并综合考虑资金成本、风险溢价等市场因素报出。央行在《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提出,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商业银行定价能力进一步提升,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更加有效,MLF利率对LPR的参考作用下降。同时,部分报价行报出的LPR偏高,与其最优质客户贷款利率之间出现较大偏离,一定程度影响了报价质量。

为此,在明确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作为主要政策利率的同时,中期政策利率正在逐步淡出。以2024年7月份为例,当月15日MLF利率未作调整,7月22日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降10个基点,同日报出的LPR迅速作出反应并跟随调整,也表明LPR报价转向更多参考央行短期政策利率,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在逐步理顺。

“继7月25日央行月内第二次操作MLF,并跟随逆回购利率下调20个基点之后,8月15日央行再公告本月到期的MLF将于8月26日续做,意味着MLF操作将常规性后延,以进一步推动LPR与MLF脱钩。”温彬认为,未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MLF利率对LPR的参考作用下降,将更多转向参考央行短期政策利率,逐步疏通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持续促进金融机构提升自主定价能力。

展望后期,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年内LPR仍有下调空间。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报告》提到“在防范资金沉淀空转的同时,支持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深入挖掘有效信贷需求,加快推动储备项目转化”,延续强调资金防空转的同时,提及对于有效信贷需求的挖掘,换言之仍然较多看重信贷资金效率。考虑到今年以来社融信贷增速持续偏弱,年内LPR或仍有下行空间。

“综合考虑经济运行态势及物价水平,四季度央行还有可能再度下调主要政策利率,也就是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幅度估计在10个基点到20个基点。届时或将引导LPR报价跟进下调。”王青说。

温彬认为,严禁“手工补息”监管持续和7月份存款挂牌利率再次下调,使得银行负债成本总体继续改善,为LPR报价再次下调创造一定空间。另外,当前部分优质客户的实际贷款利率已远远脱离了LPR,7月份LPR报价下调后,较实际发生贷款利率仍明显偏高,为提高LPR报价质量,更真实反映贷款市场利率水平、减少偏离度,LPR仍存下调可能,以进一步提升报价有效性和精准性。

国常会核准五个新项目:共11台核电机组,拉动千亿级投资

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江苏徐圩一期工程等五个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要不断提升核电安全技术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全链条全领域安全监管,确保核电安全万无一失,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据澎湃新闻了解,上述经国常会审议通过的五个核电项目分别为:中核集团所属的江苏徐圩一期工程,中国广核集团所属的山东招远一期工程、广东陆丰一期工程、浙江三澳二期工程,以及国家电投集团所属的广西白龙核电一期工程,共计11台新核电机组。

获批的新项目涉及多种自主三代、四代核电技术路线,经澎湃新闻粗略计算,这批项目的总投资超过两千亿元。在取得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核电厂建造许可证》后,上述项目即可开始全面建设。

江苏徐圩项目是全球首个将高温气冷堆与压水堆耦合,以工业供热为主、兼顾电力供应的核动力厂,建成后将为连云港万亿级石化产业基地大规模供应高品质低碳工业蒸汽。

澎湃新闻从中核集团获悉,该项目采用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和第四代核电技术高温气冷堆组合的方案建设核能供热系统。一期工程拟建设2台华龙一号压水堆核能发电机组和1台高温气冷堆核能发电机组,配套建设蒸汽换热站,首次采取以热定电的运行模式,通过华龙一号主蒸汽加热除盐水制备饱和蒸汽,再利用高温气冷堆主蒸汽对饱和蒸汽二次升温,建成后设计工况下将同时具备高品质蒸汽供应能力和发电能力。

江苏徐圩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年供应工业蒸汽3250万吨,最大发电量超115亿度,每年可减少燃用标准煤726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960万吨,将有效缓解高耗能产业减排脱碳压力。

与此同时,中广核将有6台新机组正式落地,华龙一号批量化继续加速推进。

新获得核准的招远项目,是中广核在山东落地的首个核电项目,也是中广核开辟的第十个核电基地。招远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单机120万千瓦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此次获得核准的为其1、2号机组。三澳核电项目位于浙江省苍南县,规划建设6台华龙一号机组,同样是一次规划、分期实施,一期工程已于2020年底开工,最新获得核准的为其3、4号机组。

除华龙一号、高温气冷堆之外,本次核准的5个项目中,2个采用国产化CAP1000技术路线。其中,广东陆丰核电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历长期准备。

广西白龙核电一期工程1、2号机组亦采用CAP1000三代非能动核电技术,单台机组容量125万千瓦,计划工期56个月,两台机组投资约400亿元。两台机组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约200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约6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600万吨、二氧化硫约5.2万吨、氮氧化物约4.5万吨。

在“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主基调下,近年来国内核电审批稳步推进。2022年、2023年,均有10台核电新机组在年内获得核准。

近日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加快西北风电光伏、西南水电、海上风电、沿海核电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推进水风光一体化开发。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保持合理布局和平稳建设节奏。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

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证明,改革开放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数十年来,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正是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推动世界共同繁荣发展。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对外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关系,深化了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也标志着中国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高水平的开放成就,进一步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在当今世界舞台上,国际社会不仅看到了开放的中国所展现的自信自强与责任担当,也感受到了中国开放给世界带来的互惠互利与共同发展。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开放是全球化背景下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科技进步、增进人文交流的关键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不断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不仅在过去数十年间显著增长,而且已经连续7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对外投资连续11年稳居世界前三,资金流向覆盖全球155个国家和地区。面对当前全球经济新形势新挑战,也唯有坚持扩大开放,才能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的影响力和主动权,推进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

另一方面,开放是中国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进程、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路径。通过对外开放,中国国内经济活动同世界市场及高效率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作规则实现对接,促进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通过对外开放,中国融入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实现中国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全球经济稳定和繁荣作出贡献。中国通过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加强与相关地区和国家的互联互通,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共同发展,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搭建广阔舞台,有效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通过倡导真正的多边主义,中国与世界各国一道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等全球性挑战,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国增进与其他国家的相互理解和友好往来,助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开放极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加深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将中国式现代化置于世界现代化的宏阔背景下,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贡献中国力量。

高水平对外开放彰显胸怀天下的负责任大国担当

当今世界,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大国竞争与博弈加剧,地区动荡与局部冲突不断,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明显上升,个别国家“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单边制裁、极限施压等行为嚣张不止,全球发展风险与挑战复杂严峻,破解和平赤字与发展赤字的任务变得更加紧迫。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向世界重申新时代中国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不仅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指明前进路径,也给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稳定性与确定性,为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繁荣注入强大动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中国人民从人类根本利益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出发,通过不断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成功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中国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也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历史和实践都充分证明,中国越发展越开放,越开放越发展。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也不会动摇。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在全球经济长期低迷形势下,正是开放的中国提振了全球发展信心,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及其巨大的韧性和潜力,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提供了强大动能。中国已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2个自贸协定,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上保持在30%左右,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中国也将持续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释放庞大市场的新动能新优势,为世界经济韧性的增强与复苏进程的加快展现大国担当。

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改革开放是中国与世界的“双向奔赴”,也是中国与国际社会的相互成就和共同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本质上是与世界互利共赢的开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既用好全球市场和资源发展自己,又推动世界共同发展。”要以更大的开放拥抱发展机遇,以更好的合作谋求互利共赢。中国发展将向世界各国释放源源不断的红利,因而始终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各国间的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利于以自身开放推动世界共同开放,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世界互利共赢,体现在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推动扩大世界开放合作共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消除贸易、投资、技术壁垒,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共同发展与普遍繁荣的世界作出中国贡献。

当今世界,动荡变革的特征明显,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人类历史处于十字路口。是推进经济全球化还是放任逆全球化泛起、是促进开放合作还是走向封闭对抗、是坚持互利共赢还是固守零和博弈?这一选择关乎世界各国共同利益和人类前途命运。对此,中国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强调要坚决反对逆全球化、泛安全化,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坚定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破解阻碍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结构性难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这些重要主张深刻回答了经济全球化向何处去、如何促进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也表明了中国捍卫和引领经济全球化的坚定立场。

尽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但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世界历史曲折前进的大逻辑不会改变,国际社会命运与共的大趋势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砥砺前行的大潮流也不会改变。当今中国就是通过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坚定维护者和积极引领者。未来中国也必将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始终站在人类进步和历史正义一边,从各种时代乱象中看清经济全球化实质,从历史发展维度中把握必然规律,掌握经济全球化发展历史主动,携手国际社会共同激发经济全球化动力,推动经济全球化砥砺前行。

高水平对外开放保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更高远的战略思维、更广阔的国际空间谋划高水平开放蓝图。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中国向世界发出的对外开放的最强音,也是中国统筹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系统工程,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彰显了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心和态度。10余年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已经取得巨大成就。

对内而言,共建“一带一路”不仅让很多中西部省份迎来了实现“华丽转身”的战略机遇,而且让东部地区的开放前沿省份和发达地带与中西部开放新高地相互贯通、对接互补,有助于实现国内不同地区开放的统筹协调,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构建全国统一开放的大市场和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开放的联动效应。

对外来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有力推动了全球互联互通水平,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全球构建了广泛的朋友圈伙伴网,政策制度对接有效、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经贸合作日益深化、融资体系不断完善、人文交往日渐紧密。同时,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加强抗疫国际合作、深化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国际合作、深化生态环境和气候治理国际合作、深化数字领域和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各共建国家实现更大互利共赢。中国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战略规划对接日益深化。“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不断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可见中国的对外交往更加均衡,实现了真正的“朋友遍天下”。

作者:吴志成(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光明日报》(2024年08月18日 08版)

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翻倍!以旧换新政策加码 进一步释放国内消费需求

8月16日,商务部等7部门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新一轮汽车以旧换新,提高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加大中央资金支持力度。政策有何优惠,又如何带动绿色消费?来看记者观察。

最高补贴可达2万元 进一步释放国内消费需求

总台央视记者崔婧哲介绍,日前中国大幅提升了汽车报废更新的补贴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汽车报废更新,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标准由此前的补贴1万元提高到2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补贴7000元提高到1.5万元,都是增长了一倍及以上。

汽车以旧换新力度增加,瞄准的就是内需问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这几年国内汽车消费其实并没有大的增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以旧换新更多的是刺激国内的汽车消费。从2018年之后,一些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能耗指标都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水平,从国家这个层面鼓励在2018年之前的新能源汽车能够提前把它报废掉,换更好的新能源车。

同时,以旧换新政策将个人报废乘用车条件限定在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车和2018年4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车,购买并享受补贴的车限定在纳入相关目录的新能源车和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车,促进绿色消费的导向十分明显。

车企及经销商推出更多优惠措施

记者看到,政策加力下,外资合资车企借力推出优惠举措,整体表现出较高参与度。

新能源车市场占有率有望继续提升

汽车以旧换新不能忽视的一个大背景是,过去连续九年,中国电动汽车产销量位居全球第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新能源汽车的消费保持非常快的增速,去年(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30%,今年预估全年整个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应该是达到40% ,而七月份的当月,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50%,以旧换新的政策可能更有利于消费者去更换新能源汽车。

7月经济总体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

生产需求继续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总体延续回升向好态势。8月15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介绍了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消费延续恢复态势,投资规模继续扩大

观察经济运行的需求侧,7月份,随着各项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发力显效,消费延续恢复态势,投资规模继续扩大。

看消费态势,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7%,比6月份加快0.7个百分点。

商品零售有所加快。7月份,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7%,增速比6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在限额以上单位18个商品类别中,10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回升。

服务消费增长较快。1至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7.2%,增速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额4.1个百分点。在暑期旅游旺季带动下,交通出行服务类、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消费增长较快。

新型消费不断拓展。从7月份数据看,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2.7%,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0.7%,新能源汽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6.9%,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成为新趋势。

线上消费稳步提升。在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推动下,1至7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7%,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25.6%,占比较上半年提升0.3个百分点。

看投资态势,1至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6%。

制造业投资挑大梁。1至7月制造业投资增速比全部投资高5.7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2.2%,比上半年提高4.7个百分点。

高技术产业走在前。1至7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4%,高于全部投资6.8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9.7%和11.9%。

重大项目贡献大。1至7月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7.6%,拉动全部投资增长4.1个百分点。

设备更新成效显。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1至7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0%,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0.7%;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10.9%,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快于全部投资7.3个百分点。

观察外需,7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5%,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进出口累计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货物进出口质升量增。

“总的来看,7月份市场需求继续恢复。但也要看到,一些发展中、转型中的问题还在显现,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刘爱华说。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7月份,在宏观政策加力显效、新动能加快成长以及出口带动作用增强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环比增长0.35%。具体而言:

八成行业近六成产品实现增长。7月份,在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33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80.5%。在统计的597种主要工业产品中,354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是59.3%,接近六成。

装备制造业发挥“压舱石”作用。7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4个百分点,贡献率为47.9%,接近五成。

制造业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从行业看,7月份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等高端装备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8.1%、13.1%、11.0%,增速分别比6月份加快8.8、2.1和6.8个百分点。从产品看,民用无人机产品产量同比增长达到84.7%、服务机器人增长41.6%、集成电路增长26.9%、工业机器人增长19.7%,都实现了两位数的较快增长。

绿色产业绿色产品快速增长。7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7.8%,多晶硅产量同比增长27.3%、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同比增长39.6%。

工业品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今年以来,虽然国际经贸环境错综复杂,但工业品出口增长有所加快。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6.4%,比上月加快2.6个百分点。在有出口的39个大类行业中,33个行业出口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84.6%。其中,汽车行业出口交货值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化工行业也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企业预期保持乐观状态。7月份PMI中企业生产指数为50.1%,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1%,继续处于扩张区间。

有基础、有条件战胜发展和转型中的问题

展望下阶段,刘爱华表示,经济运行面临一些新的困难和挑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新旧动能转换阵痛显现,不同领域之间发展出现分化,还有高温、暴雨、洪涝等短期因素也对经济运行产生了一定的扰动。

“既要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又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看到我国经济发展仍是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改变。”刘爱华说。

从生产端看,新动能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产业提质升级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和新优势。1至7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同比分别提高0.6和0.9个百分点;虚拟现实设备、新能源汽车等智能绿色产品都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经济新的增长点逐步形成,有利于增强经济上行动力。

从需求端看,市场潜力、政策效力有望带动国内需求继续恢复。

“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我国有14亿多人口,人均GDP连续3年超过1.2万美元,当前正处在消费潜力加快释放的时期。”刘爱华说,近期,各地区各部门加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不断围绕国潮新品、区域特色优化消费供给,亲子游、演出游、赛事游、影视游等新型融合式消费快速发展,成为带动消费增长的亮点。

下一步,随着《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逐步落地实施,加上中秋、国庆等假期到来,国内消费市场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投资方面,随着“两重”建设项目提速建设,短板领域、薄弱环节、新赛道新领域投资增势良好,投资规模有望继续扩大。

从政策端看,宏观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效应持续释放。

刘爱华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有利于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有利于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内生动能。

未来,随着重大政策落地见效,重大举措加快推进,专项债、超长期国债加快发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增强,将有助于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合力,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供有利条件。

“总的来看,尽管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中国经济发展仍是有利条件占优,有基础、有条件战胜发展和转型中的问题,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刘爱华说,当前,关键是要推动各项决策部署有效落实,把发展潜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6日 04 版)

金融数据继续“挤水分”:7月M2增速止跌回升 部分企业发债替代贷款


8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7月金融数据显示,2024年前七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8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22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38万亿元,同比少增3.27万亿元。

具体到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708亿元,同比增加2342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2600亿元,同比少增859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7月为传统信贷小月,月内贷款投放普遍呈季节性回落。在季节性效应、信贷有效需求不足以及“挤水分”影响难以快速消退等因素影响下,7月新增信贷强度不高。

数据还显示,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3.31万亿元,同比增长6.3%,较上月末回升0.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3.23万亿元,同比下降6.6%,增速仍然为负,上月末为同比下降5%。

分析人士指出,在“挤水分、防空转”的监管导向下,4月以来,货币扩张节奏明显放缓,尤其是M1增速连续处于负值区间。一方面,部分虚增的存贷款被挤掉后,金融数据会出现一定回落;另一方面,我国M1的主要构成为单位活期存款,手工补息行为规范后存款搬家流向理财,导致近几个月M1持续回落。

他还称,伴随“手工补息”整改步入尾声,M2同比增速有所修复,但7月25日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理财等资管产品仍具有一定比价优势,使得一般性存款“脱媒”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M2增速总体仍有承压。

7月票据占信贷比重提高

分部门看,对公端和居民端相对偏弱,票据融资占比提高。具体来说,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0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550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00亿元,票据融资增加558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057亿元;住户贷款7月减少210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15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00亿元。

温彬表示,从近五年数据看,7月对公贷款整体呈现短贷负增、中长贷回落、票据冲量特征,今年情况与往年同期相似。未来,伴随8月地方债发行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延续发行、降息作用继续释放,以及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增规模、扩范围、降门槛、简流程”,有望支撑基建和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进而带动对公贷款增速和占比维持稳定。

温彬分析,居民短贷方面,暑期居民出游意愿较高,服务消费景气度延续,但居民端风险偏好仍相对审慎,对就业、收入增长预期的不确定依旧成为阻碍扩表的重要因素。而房地产销售成交平淡叠加早偿压力仍待缓释,制约居民中长贷整体表现。

展望未来,他预计,在低利率环境和稳地产、促消费、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服务业扩大开放等政策组合拉动下,居民消费和信贷倾向有望逐步修复,但力度和可持续性仍主要受就业、收入等长期变量影响。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结构看,对公贷款依然偏弱,中长期贷款连续五个月同比少增,企业预期盈利空间收窄,生产投资意愿边际降温。票据融资维持同比正增长,虽然票据对于小微企业融资有重要作用,但结合未贴现承兑汇票的数据来看,不排除银行仍存在一定的“冲量”行为。零售贷款方面,短期贷款继续下滑,居民消费意愿不强,但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后续可以进一步观察房地产领域政策对居民购房意愿的影响。

温彬还称,7月下旬1M票据转贴利率再现“零利率”行情,机构低价收票的一致性较强,延续了二季度以来的整体特征,票据占信贷比重升高。在他看来,在有效融资需求不足时,银行短期内要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而项目储备不足,通过加大票据直贴、转贴力度,将代表企业信用的未贴现票据转化为代表银行信用的表内票据融资,对企业也实实在在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随着票据利率下行,中小企业通过票据融资的成本会相应降低,也可以激发融资需求。

政府债和企业债拉动社融

数据显示,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5.72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较6月末回升0.1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708亿元,同比增加2342亿元。

具体来看,7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减少767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889亿元;委托贷款增加346亿元;信托贷款减少26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075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028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691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31亿元。

一位分析人士表示,“在防范化解地方债务、城投债务融资规模整体收缩的背景下,这个结果其实是很不容易的,说明一些企业通过发债替代了贷款。近年来,我国直接融资市场快速发展,企业债券融资渠道更为通畅,也更好与经济向轻型化转型相适配。”

此外,7月我国政府债券净融资约7000亿元,同比多约2900亿元,有力支撑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近期专项债加快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和使用也在加速落地。

财政部近期也表示,指导地方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温彬预计,未来三个月地方债发行会明显提速,也有望带动社融增速维持在相对高位。

整体上看,受信贷需求偏低、金融“挤水分”效应影响,7月信贷数据延续低位,而政府和企业债券融资偏强,带动新增社融同比多增,存量社融增速加快,当月金融总量数据走势分化。

三季度可能降准、四季度或降息

需要明确的是,今年以来,央行通过促进信贷均衡投放、治理和防范资金空转、整顿手工补息等,引导市场淡化信贷规模情结,对信贷总量造成“挤水分”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步减弱。实际上,在淡化金融总量目标的同时,央行加大价格和结构性工具发力,推动融资成本稳步下行,引导信贷结构调整优化。

上半年,央行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放宽普惠小微贷款认定标准,推动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8.1%和16.5%,远高于整体信贷余额增速。8月13日,央行再度提高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1000亿元支持抗洪救灾。与此同时,7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和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分别比上年末下调10个和57个基点。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监管层“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的政策取向下,当前的重点是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强化对实体经济的精准滴灌,同时着力引导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以此作为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主要发力点。

王青判断,短期内信贷和社融分化走势将会延续,金融总量指标还将低位运行一段时间,接下来要重点关注金融资源对科技创新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这将对后期经济增速和就业状况有重要影响。

在他看来,综合考虑下半年的经济运行态势和物价水平,以及货币政策配合政府债券发行的需要,不排除三季度降准的可能,而伴随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显著较大,央行有可能在四季度再度下调政策利率。

“未来伴随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加力,金融‘挤水分’冲击逐步减弱,三季度末前后金融总量指标下行势头有望逐步企稳,其中年底前M2增速有一定回升空间。”王青表示。

“8·11”汇改九周年: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强 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

距离2015年的“8·11”汇改已有9年时间。

在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宣布完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这一调整增强了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更加真实反映了当期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

“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弹性增强,从而有效发挥了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同时,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显著增强,围绕人民币的各类外汇衍生品逐步丰富,对人民币国际化亦起到了推动作用。

人民币汇率预期总体稳定

若以半年为维度看,央行于8月9日发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118个交易日中55个交易日升值、63个交易日贬值。最大单日升值幅度为0.1%(69点),最大单日贬值幅度为0.3%(232点)。人民币对国际主要货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浮动。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更加真实地反映了当前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成为常态,单边升贬值预期被打破,汇率弹性显著增强。人民币汇率更能反映经济基本面的变化,有效发挥了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报告》也指出,今年以来,跨境资本流动平稳有序,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人民币汇率预期总体稳定。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国际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美元指数高位运行,非美货币普遍承压,人民币汇率在全球主要货币中表现相对稳健,总体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从数据看,上半年,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对一篮子货币汇率有所升值。6月末,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100.04,较上年末升值2.7%。

“未来几个月人民币对美元大概率将延续升值态势。”展望后续,王有鑫表示,我国经济复苏基础进一步夯实,将为人民币汇率提供坚实支撑。而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将持续加大,美股进入调整期,美联储政策宽松幅度可能超过此前预期,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将继续回落,9月份美联储议息会议之后中美利差倒挂趋势将明显改善,人民币面临的外部压力将持续缓解。同时,全球政经局势的复杂性和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可能促使更多国际资本在全球寻求“避风港”,而人民币汇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持续增强,可以预见,当前及未来几个月人民币资产将受到更多关注。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

“8·11”汇改助力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8·11”汇改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升了全球投资者对于人民币的认可程度,进而使得国际投资者对持有人民币资产的信心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呈现强劲势头。比如,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最新月度报告显示,今年6月份,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占比4.61%,连续第八个月位居全球第四支付货币地位。

再比如,央行发布的《2023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提升。境内银行境外贷款、境外机构境内债券发行等政策相继出台,人民币投融资环境持续改善。

2022年末,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的人民币国际债务证券存量为1733亿美元,排名升至第七位,同比提升2位。SWIFT数据显示,2022年末,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中占比为3.91%,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排名第三。2023年9月份,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中占比为5.8%,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排名上升至第二。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得益于“8·11”汇改奠定的坚实基础,近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呈现出加速态势。汇改打破了人民币单边升贬值预期,汇率弹性显著增强,汇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围绕人民币的各类外汇衍生品逐渐丰富,为境外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有效管理人民币汇率风险的工具,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吸引力。随着人民币国际支付、投融资、储备货币等方面职能不断强化,国际化水平也稳步提升。

《报告》在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的“加快推进金融市场制度建设和高水平对外开放”部分提出,“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深化对外货币合作,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

展望未来,王有鑫认为,可持续推进离岸市场人民币投融资产品创新,打造离岸市场人民币资金池和良好的生态系统,为境外主体使用人民币提供更多便利。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流程,为国际投资者持有和配置人民币资产提供支持。进一步推动金融开放创新试点,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业务创新。

明明表示,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要实现支付、投资、融资、储备功能的全方位提升。尤其是可充分利用数字人民币等新技术,助力人民币跨境结算和人民币国际化。

朱克力认为,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从多方面发力。其中,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同时,也要加强与国际金融市场联通,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更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