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最具价值的商业资讯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我国实有民营经济主体总量18045万户

6月12日,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底,我国实有民营经济主体总量18045万户,占全部经营主体总量的比重从2019年的95.5%增长为96.4%,其中,民营企业5517.7万户、个体工商户12527.3万户。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稳步提升,已经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

“近些年,我国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引导民营企业合规经营、转型升级,同时针对民营经济的扶持性政策也多次发布。如今,这些政策举措的效用正逐渐体现。”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高新技术产业民营经济占经营主体比重稳步提升。从行业分布看,在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民营经济主体的占比均有所提高,分别从2019年的95.9%、91.9%、92.4%演化至96.1%、94.4%、92.4%。从2019年以来各类高新技术产业新设民营企业占比看,均在九成以上。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占90.2%、高技术服务业占93.3%、四新经济占93.4%、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94.6%,民营经济在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特约研究员田惠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小民营企业规模小、灵活性强,在科技创新中往往具有直面市场竞争和善于应用转化等优势。民营企业已经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其仍然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此外,公共服务相关的民营经济主体的占比逐步提升,民营经济发展形势趋好。从2024年5月份各行业民营经济主体数量占比看,电力、热力、燃气、水生产和供应业占比从66.4%升至67.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从95.89%升至97.2%,金融业占比从39.1%升至40.4%。

民营经营发展还与区域经济水平呈正相关性。2024年第一季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2.5万亿元、7.4万亿元、2.6万亿元,总量超过全国的41.9%,发挥了全国经济压舱石、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的重要作用。与之对应,截至2024年5月份,天津、河北的民营经济主体占比分别为97.1%、96.7%,浙江、江苏、安徽的民营经济主体占比分别为96.9%、96.2%、96.4%,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民营经济主体占比为96.7%。除安徽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江苏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余地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证监会主席吴清:全面落实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

原标题:如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政策问答·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今年以来,相关部门持续发力建立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等,以系统协同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加快构建。

建立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要加快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将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落实中央银行独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完善广泛覆盖、高效安全的现代支付体系,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

建立健全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改革是关键词。人民银行将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强化大型商业银行主力军作用,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推动中小银行回归本源和主业,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在规模、结构、区域布局上更加合理。另一方面,提高债券市场市场化定价能力和市场韧性,充分发挥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作用,增强货币市场稳健性,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

建立健全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一系列制度政策加快出台。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将与若干配套制度规则共同形成“1+N”政策体系。“‘1+N’政策体系的主线就是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必须一体推进,系统落实。”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表示,将加快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资本市场监管体系,全面落实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

“要全面落实强监管严监管要求,做到一贯到底、一严到底、一查到底,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表示。

建立健全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要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金融监管总局将指导金融机构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针对不同经营主体量身打造专属金融产品,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端午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1.1亿人次 民俗游受热捧

2024年端午节假期,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1.1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03.5亿元,同比增长8.1%。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携程、同程旅行及马蜂窝等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注意到,端午节假期期间,文旅消费市场在去年高位运行的基础上保持增长态势。各类非遗民俗游、亲子游、龙舟观赛等文化体验成为热门出游主题。人少、景美、性价比高的三四线城市受到游客欢迎,国内多个热门三四线城市旅游预订热度同比涨幅超过一倍。

端午节假期期间,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新中式”民俗游风靡,有着特色非遗表演、传统文化体验项目的古镇古村大放异彩。例如,安徽宏村在假期推出古黟漳河花船表演、水戏端午·全民狂欢宴、广德王国端午寻宝大作战等20余项特色活动,景区内及周边的大部分民宿预订在端午节假期的前两天基本饱和。

从马蜂窝端午小长假热门古镇前十名榜单来看,南方古镇实力“霸榜”,江浙地区独占六席,乌镇位居榜首。做香囊、编五彩绳、品尝各地不同风味的粽子,融合了文化、民俗与国潮元素,成为各大古镇吸引游客的亮点。

记者在旅游平台搜索发现,可以体验端午特别活动的景点超过百家,如安居古城端午龙舟会、夜上黄鹤楼荆楚主题游园会、方特乐园端午主题活动等;端午相关日游线路有数百条,包含了采艾蒿、做香囊、观看非遗表演、汉服旅拍等国风体验项目。

另据携程数据显示,咸阳凭借“西安都市圈”的优越地理位置及悠久的历史古迹,在端午节假期表现亮眼,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82%;坐拥三星堆古蜀文明遗址的四川德阳订单量增长73%;以陶瓷文化出圈的“瓷都”景德镇订单量同比增长72%。

龙舟赛事也带火了一众城市。例如,佛山叠滘龙舟赛事吸引了众多游客,端午节佛山租车订单量同比增长250%;举办汨罗江国际龙舟节的湖南岳阳,端午节订单同比上涨52%;中国·桃花潭第十一届龙舟赛带动安徽省宣城市端午节订单增长32%。此外,山东、辽宁等北方地区的龙舟赛事也十分“吸睛”,没有河道的内陆城市还策划了旱地龙舟活动,“参与感”十足。

对于端午节假期文旅市场的表现,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朱克力表示,端午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相关民俗仪式吸引游客深度体验,这一趋势为小城市提供了文旅消费拓展的机遇。

高质量发展调研:一条创新链 “链”成一体化

眼前的白色设备2.4米长、1.6米宽、2米高,一个“大块头”,却做得了“绣花功”——这是全国首台四维X射线显微镜,由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研发制造,能在微米尺度下将材料内部孔洞、裂纹等缺陷看得清清楚楚,还能模拟超高温、低温、腐蚀等复杂工况,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全面评价材料性能。

这台显微镜有多重要?

“随着我国制造业发展,越来越多的材料,都需要有极端使用条件下的‘健康证明’,才能‘上岗’工作。而为材料做‘体检’,只有专业设备才能做到。”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系统工程师杨尚京介绍,在极端环境下为材料做检测,技术挑战极大,即使是进口设备也无法完全满足需求。

2020年11月,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组建项目团队,致力于设计X射线显微镜。团队一方面从江苏、浙江、安徽等地采购探测器、防护棚屋等部件,培育高端分析表征仪器产业链;另一方面链接长三角创新资源,与上海光源、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搭建创新链,进行协同攻关。

零部件采购回来后的整机集成,特别是精度提升,是最难的一环。X射线是不可见光,要实现精准成像,相当于要在黑暗中命中“靶心”。判断是否命中,就要看X射线是否穿过标样打到探测器上。而标样的理想直径仅为1微米,不及一根头发丝的1/60。

“上海团队有成像技术经验,我们发挥设计与材料研发优势,创新工艺制作标定材料,又经过3个月的反复尝试,逐步将精度提高到目标值。”杨尚京介绍,团队2021年8月制造出首台四维X射线显微镜原理样机,2022年12月售出首台,目前公司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

作为一头连接科技、一头连接产业的新型研发机构,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正是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

“长三角是全国材料领域的聚集地,不仅特钢、碳纤维等供应端场景丰富,而且船舶、汽车等应用端体量庞大。在江苏,新材料集群是全省重点培育的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2023年实现营收1.6万亿元。”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萍介绍。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入实施,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不断链接创新链、赋能产业链:不仅攻关重大装备,支撑科学技术发展;也面向企业发展实际,由企业出资、研究院出人才出技术,共建联合实验室,并对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高校院所,满足企业与行业发展需求。

今年3月,浙江一家不锈钢龙头企业找到研究院,提出共建联合实验室,破解熔炼高强钢这一技术难题。

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的一间实验室里,真空感应熔炼炉内温度高达1570摄氏度,高强钢板材正在其中进行中试实验。“‘从0到1’的原始创新基本完成,下一步就是在企业进行‘从1到10再到100’的量产。”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副院长孙明月说,截至目前,该院已对接服务材料及重大工程装备领域企业超200家,挖掘制造加工、性能评价、实际应用等需求60项,落地合作超40项,为长三角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7日 01 版)

A股正在加速形成常态化退市格局,“面值退市”威力逐渐显现

应退尽退,A股正在加速形成常态化退市格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5日,今年A股已有11家公司完成退市,24家公司锁定退市,55家公司“披星戴帽”拉响退市风险警报。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僵尸空壳”“害群之马”以及绩差公司快速出清,A股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和优胜劣汰效应将不断凸显,推动市场更加健康发展。同时,这也有助于形成价值投资理念,投资者将更加注重公司的基本面分析和长期投资价值。

新“国九条”强调,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的常态化退市格局。随后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沪深北交易所修订退市规则,进一步严格退市标准。随着退市新规正式实施,A股市场退市格局出现了新变化。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今年上市公司退市渠道主要包括交易类、财务类和重大违法类退市。相比之前,退市制度持续显效,形成了多元化退市并重的格局,加大了对“僵尸空壳”“害群之马”的出清力度,进一步突出对财务造假、内控失效等乱象的威慑力度,有助于更好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公平和公正。

“面值退市”威力逐渐显现。5月31日,正源股份公告称,公司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下发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这意味着,正源股份成为年内首家面值退市的非ST股。

Choice数据显示,2022年面值退市的上市公司仅1家,2023年达到13家,今年已有*ST美盛、*ST民控、ST星源、ST贵人、ST鸿达、*ST华仪等6家公司退市。此外,截至6月5日收盘,股价低于1元的个股有多达34只,1元至2元之间的个股有162只,均为历史较高水平。

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表示,退市制度持续发力将有助于推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一方面,常态化退市要求以及严格的退市监管将推动劣质公司的加速出清,能够为优质公司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问题公司退市风险大幅上升,有助于减少市场“炒小”“炒差”等投机风气。

同时,财务类退市也是上市公司面临的主要退市风险。退市新规进一步收紧了财务类退市指标,主板公司营业收入的最低标准由1亿元提升到3亿元,加大绩差公司淘汰力度。5月份,已有*ST中期、*ST新纺、*ST园城、*ST同达、*ST碳元、*ST商城因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

“财务类退市风险需密切关注。”田利辉说,投资者应仔细研究公司的财务报表,关注公司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关键指标,以及是否存在非标等审计意见,也要关注监管机构发布的相关风险提示,合理规避潜在的退市风险。

此外,除了已退市的公司,今年新增的退市风险警示(*ST)或其他风险警示(ST)公司数量也呈上升趋势。数据显示,截至6月5日,今年以来新增95家被退市风险警示或其他风险警示的公司。其中,55家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40家公司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原因来看,超半数公司触及财务红线,原因包括期末净资产为负值、财务报告被审计机构出具非标审计意见,或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等。

燕翔表示,在严格的退市制度下,上市公司不断提高自身经营水平、财务状况以及公司治理能力等,投资者更加关注基本面优秀、发展前景良好的优质公司,将有助于增强市场活力、促进资本市场良性循环,推动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他还提及,随着退市公司数量增多,须加强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既要健全退市公司投资者赔偿机制、降低投资者维权成本,加强对退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及惩处力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也要不断提高投资者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风险意识,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减少投资退市公司的风险。

5月份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升至51.7 创2022年7月份以来新高

6月3日公布的5月份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51.7,微升0.3个百分点,为2022年7月份以来最高。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5月份财新制造业PMI指数回升,反映中小制造业企业景气度有所改善。

从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分项数据来看,5月份制造业供需持续扩张,生产指数升至2022年7月份以来新高,其中消费品类生产增长强劲;新订单指数在扩张区间小幅下行,外需扩张幅度明显放缓,当月新出口订单指数明显放缓,不过仍位于临界点上方。

制造业企业用工仍偏谨慎,5月份从业人员指数在收缩区间小幅回升,消费品制造类企业的用工略有增长。调查显示,用工收缩普遍与人员离职后企业未填补空缺以及生产效率提升有关。

随着新订单增加以及用工减少,企业积压业务量连续三个月上升,5月份积压业务量指数升至2021年10月份以来最高,企业选择消耗产成品库存以满足新订单需求,导致5月份产成品库存指数再度回落至收缩区间。企业采购意愿增强,当月采购量指数在扩张区间升至近三年来新高,当月原材料库存指数与4月份持平,处于扩张区间。

周茂华认为,从分项指标表现看,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稳步复苏,制造业企业整体经营状况持续改善,企业增加库存、增加招聘和扩大生产意愿有所增强。

金属、原油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带动5月份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继续上行,已连续两个月高于临界点。销售端竞争激烈,部分企业降价促销,当月制造业出厂价格指数仍处于收缩区间,不过较4月份微升。

制造业市场信心相对稳定,5月份生产经营预期指数在扩张区间微升。受访企业称,增长预期主要与最近国内外市场需求回升有关,此外也得益于新产品问世、技术进步和产能扩张。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5月份制造业景气度维持向好,供给、内需、出口不同程度扩张,企业维持乐观情绪。

周茂华表示,国内宏观政策不断加大对制造业方面的支持力度,未来需积极落实好此前出台的减税降费、设备更新改造与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措施,在促进消费和内需稳步复苏的同时,积极为制造业纾困减负,激发微观主体创新活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工信部:加快培育发展 数据要素市场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日前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金壮龙表示,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加强数据确权、交易、跨境传输等基础制度建设,规范数据采集、处理等行为,培育数据产业经营主体,构建产业发展良好生态,推动数据价值挖掘与创造,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金壮龙认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新兴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带动以绿色、智能、融合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催生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新产业新业态,促进要素及其组合不断优化,推动生产力迭代跃升。

必须牢牢把握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充分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持续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他表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载体。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培育新动能、形成新优势。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系统推进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产业生态建设,推动5G、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开辟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元宇宙、下一代互联网、6G、量子信息、深海空天开发等新赛道,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

金壮龙表示,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赋能作用,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推动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智能制造工程、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全行业全链条普及应用。

5月制造业PMI为49.5%,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

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7%,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PMI为49.4%和46.7%,比上月下降1.3和3.6个百分点。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50.8%,比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生产继续保持扩张。

新订单指数为49.6%,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放缓。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8%,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减少。

从业人员指数为48.1%,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略有回升。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1%,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略有加快。

国务院: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

日前,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围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用能设备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部署了节能降碳十大行动。

据初步测算,扣除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后,“十四五”前三年,全国能耗强度累计降低约7.3%,在保障高质量发展用能需求的同时,节约化石能源消耗约3.4亿吨标准煤、少排放二氧化碳约9亿吨。但与此同时,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全国能耗强度降低仍滞后于时序进度,部分地区节能降碳形势较为严峻,完成“十四五”规划确定的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任务仍然艰巨。

为此,行动方案锚定“十四五”节能降碳目标任务,加大节能降碳攻坚力度,分领域分行业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全面梳理、系统分析、深入测算的基础上,行动方案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重点领域行业节能降碳量等具体目标。

行动方案提出,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和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

在重点任务方面,行动方案部署了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行动,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行动,钢铁行业、石化化工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建材行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用能产品设备节能降碳行动等10方面行动27项任务。

其中,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行动提出,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大力发展储能、微电网、虚拟电厂、车网互动;强化绿证交易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

交通运输节能降碳行动提出,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落实便利新能源汽车通行等支持政策。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有序推广新能源中重型货车,发展零排放货运车队。

在管理机制方面,行动方案提出了强化节能降碳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环评审批、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管理、加大节能监察力度、加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统计核算等5项任务;在支撑保障方面,明确了制度标准、价格政策、资金支持、科技引领、市场化机制、全民行动等6项举措。

其中,价格政策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完善能源价格机制,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研究完善储能价格机制;综合考虑能耗、环保绩效水平等因素,完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深化供热计量收费改革,有序推行两部制热价。

三部门:加快推进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标准研制


为深入落实《“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任务部署,近日,中央网信办、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信息化标准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和系统推进,健全国家信息化标准体系,提升信息化发展综合能力,有力推动网络强国建设。

《行动计划》强调,信息化标准是国家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信息化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信息化发展和标准化工作的决策部署,完善信息化标准体系、提升标准化基础能力、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标准实施、增强国际影响力,以标准建设支撑引领信息化发展,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行动计划》提出,要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需求导向、坚持重点推进、坚持开放合作。到2027年,信息化标准工作机制更加健全,信息化标准体系布局更加完善,标准研制、服务等基础能力进一步夯实,发布一批高质量的信息化标准,形成一支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的标准化人才队伍,标准质量显著提升,实施效果明显增强,信息化标准在引领技术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国际标准贡献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行动计划》围绕4个方面部署了主要任务。一是创新信息化标准工作机制,包括完善国家信息化标准体系、优化信息化标准管理制度、强化信息化标准实施应用。二是推进重点领域标准研制,在关键信息技术、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产业数字化、电子政务、信息惠民、数字文化、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等8个重点领域推进信息化标准研制工作。三是推进信息化标准国际化,包括深化国际标准化交流合作、积极参加国际标准组织工作、推动国际国内标准协同发展。四是提升信息化标准基础能力,包括优化标准供给结构、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推动标准数字化发展。

《行动计划》从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政策支持、营造良好氛围等3方面提出组织保障要求,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