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最具价值的商业资讯

政策“上新”促市场“回暖” 多地加大对楼市支持力度


近期,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出台了包括放松限购、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住房“以旧换新”等新政,加大对房地产稳定发展的政策支持。

5月6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的通知》,从分区优化住房限购政策、调整企事业单位购买商品住房政策、提升二手房交易便利化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

深圳将非本市户籍家庭及单身人士在部分区域购房的社保、个税年限降至1年,进一步降低购房门槛。对此,有业内专家分析称,根据深圳市统计局数据,2023年深圳常住人口为1779.0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83万人,人口增量在一线城市中最多。其中,常住非户籍人口占比为65.9%。深圳人口保持较快增长,且非户籍居民较多,社保年限缩短有助于推动购房需求释放。

与此同时,深圳明确增加本地多孩家庭购房名额,进一步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并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购房,有利于进一步释放购房名额,增加购房需求。从市场的角度看,2023年下半年以来,深圳持续优化楼市政策,效果逐渐显现,市场情绪已有所恢复。

北京楼市新政的落地情况也备受关注。4月30日,北京市住建委明确,在执行现有住房限购政策的基础上,允许已拥有住房达到限购套数的居民家庭到五环外新购一套住房。多位北京地产行业人士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新政正在显现作用,特别是北京五环外楼市活跃度有所提升,预计新政会促进北京楼市进一步走稳。

“五一”期间,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上海市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联合倡议,在上海全市发起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活动,将通过“以旧换新”模式,方便居民置换住房,更好地支持居民合理的梯度置业需求。

记者从中指研究院获悉,已有超过50个城市明确支持住房“以旧换新”。深圳此前已出台“以旧换新”政策,是首个公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旧换新”政策的一线城市。

同在5月6日,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发布通知,出台了强化住房公积金贷款措施、推行“卖旧买新”交易新模式、调整家庭首套住房贷款套数认定标准、优化房地产开发企业“白名单”管理等措施。

多地楼市政策相继“上新”,有望促进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回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成交量均比前期有所上升,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略有收窄。对此,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认为,虽然房地产市场仍处在调整过程中,但支持房地产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效果已在持续显现。

市场人士认为,房地产支持政策在供需两端全面发力,利好性政策进一步加码,将有效激发潜在需求,预计二季度全国房地产市场有望趋稳,全年楼市或进一步恢复。从更长时间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化深入推进,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依然比较大,中国房地产市场仍具有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条件。

“流动的中国”活力满 “五一”消费意愿大升温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消费特别是假日消费,既是观察消费市场走势的重要窗口,也是透视中国经济活力的微观切口。多项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居民出行意愿稳中有升,消费市场快速升温。

从出行来看,国铁集团数据显示,随着居民出行旅游意愿强烈,铁路客流呈现强劲增长态势。5月1日至5月5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9149.9万人次。其中,5月1日创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另外,携程数据也显示,今年国内旅游市场不仅在去年同期高位基础上保持稳中有增态势,且呈现出更为积极的内部结构性变化:即入出境游增速高于国内游,下沉市场增速高于一二线市场。来自携程租车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整体国内租车自驾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30%。

无论是出行车票的“秒没”,各大热门景区门票的售罄,还是热门商圈的“人从众”,都体现出“流动的中国”活力满满。熙熙攘攘的人流不仅引爆了旅游市场,也同步带火了餐饮、住宿等相关行业。

美团5月4日发布的五一假期“吃喝玩乐”消费数据显示,假期前三天,全国本地生活服务消费同比增长25%,全国餐饮堂食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73%。飞猪发布的《2024“五一”假期出游快报》显示,从人均预订量看,今年“五一”同比去年增长了12%,其中用车、酒店等服务人均预订量增幅更明显;人均消费金额也同比去年增长19%,其中高星级品牌酒店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约两成。

一组组亮眼的消费数据折射出我国文旅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与巨大潜力,以及中国经济强大的内生动力。在笔者看来,今年“五一”假期,居民消费意愿明显升温,充分彰显了人们对当前消费市场的信心。

为进一步增强消费对于经济增长“主引擎”的作用,笔者认为,后续进一步激活我国消费市场潜力,应从三方面协同发力:首先,在服务消费方面,各地可结合本土资源,进一步挖掘彰显“个性”的特色旅游项目或“体验式”活动,推动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其次,在大宗消费方面,对于消费品以旧换新涉及的汽车、家电等重点品类,各地在进一步明确支持范围和补贴细则基础上,要继续开展好促消费活动;最后,在新型消费方面,既要在产品提质升级上下功夫,还要扩大有效投资,培育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激发新需求。

投资中国信心不变 一季度外资持续做多A股

随着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超预期、新“国九条”落地,外资机构接连看好A股。同时,伴随着上市公司一季报的披露,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现身在多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名单里,增持态势明显。此外,贝莱德等多家外资公募基金的一季度重仓股持仓情况陆续亮相,施罗德基金、联博基金发行了首只权益产品,释放出持续加码中国市场的信号,对中国经济和市场前景充满信心。

外资坚定唱多A股

基于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A股估值提升空间大等因素,多家外资机构接连唱多做多中国资产。

瑞银将MSCI中国指数评级上调至“增持”。

高盛认为,预计随着A股资本市场制度的完善与规范,股市仍有较多的价值可以释放,估值提升潜力约20%,更乐观的预计或高达40%的潜在上涨空间。

摩根士丹利也维持标配中国股市的立场,相对于离岸中国市场更青睐A股。

据汇丰控股调查统计,超过90%的新兴市场基金开始增持中国股市。

联博基金资深市场策略师黄森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A股具备配置优势。除了外资配比已降至相对低位外,旨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与公司治理的相关政策才刚开始接连出台,代表许多高质量、现金流量充沛、有稳定分红能力的企业仍待被市场挖掘。

“相较于美股近年来的涨幅集中于少数大型科技股,A股的投资机会相对广泛。”黄森玮进一步表示,例如,海外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的出口型“中国隐形冠军”企业,受惠国内低利率环境及资本市场改革政策的高股息企业,以及有望受惠刺激政策与经济复苏的低估值周期股等。

外资积极做多A股

随着部分公司一季报披露,QFII持仓情况陆续浮出水面。Wind数据统计,截至4月29日16时,QFII现身563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其中,包括巴克莱银行、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瑞银联合银行、淡马锡富敦投资等机构加仓动作频频。

例如,南京公用披露的2024年一季报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摩根士丹利国际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约959.26万股,而去年底的持股数约209.86万股,这意味着,在今年一季度,摩根士丹利国际有限公司大幅增持了南京公用股份约749.4万股。

在QFII中,一季度巴克莱银行表现最为活跃。2023年底,巴克莱银行出现在100只A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已有254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出现巴克莱银行的身影。

投资中国的外资机构中,来自中东国家的QFII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例如,阿布扎比投资局、科威特政府投资局现身新能源、汽车、医药生物领域的多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其中,一季度新集能源、松原股份、卫星化学、晨光股份、贝泰妮等多家公司均获得科威特政府投资局加仓,紫金矿业、万华化学、金诚信、星宇股份等多家公司则获得阿布扎比投资局的加仓。

外资巨头扩大在华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贝莱德、富达、路博迈等多家国际资管巨头旗下公募基金的持仓情况也纷纷亮相。

以贝莱德中国新视野为例,该基金最新规模为25.95亿元,一季度的重仓股包括中国海洋石油、紫金矿业、中国移动、三美股份、中国船舶等,且多只重仓股区间涨势良好。

富达传承6个月的最新管理规模为6.8亿元,一季度的重仓股包括中国海洋石油、陕西煤业、中国神华、美的集团、兖煤澳大利亚等,能源股属性突出。

事实上,外资公募的产品线正在逐步完善。施罗德基金和联博基金都在年内发行了首只权益产品,贝莱德基金、富达基金和路博迈基金的产品矩阵也不断扩容。

今年以来,包括联博基金、渣打证券等在内的多家外资机构通过增资、新设券商等方式布局中国市场,在华布局步伐不断提速。仅4月份以来,外资独资公募基金公司安联基金宣布已正式获准展业,外商独资券商法巴证券也获批设立。

据统计,目前已有10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9家外商独资基金管理公司、3家外资控股期货公司获准在华开展业务。在基金公司中,有6家为2020年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政策出台后新设的。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这6家新设外商独资基金公司共获批32只公募基金产品,产品规模合计超268亿元。

李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促进汽车产业升级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28日在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深化拓展开放合作,促进汽车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更好满足和创造市场需求。

以“新时代 新汽车”为主题的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李强来到展馆,参观了东风、比亚迪、智己、极越、宝马、吉利、小米、赛力斯、小鹏等多家汽车品牌展区,察看参展车型和技术展示,与相关企业负责人交流,详细询问研发、生产、销售等情况。

李强表示,看了车展感到很受鼓舞,我国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依托完备的产业体系、持续的创新投入,在市场竞争、开放合作中形成了领先优势,要继续努力,把这一优势保持住、发展好。他指出,当今的汽车产品与过去已大不一样,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各种技术综合运用的复合系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堪称是集机械、电子、计算、感知、视听、储能等多项技术为一体的“大号终端”,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希望广大车企以创新为动力、以需求为导向、以品质为根本,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产业链协同,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同时加强前瞻性技术研发布局,推动汽车产业不断提质升级,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积极贡献。

李强强调,当前中国和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都在持续增长,具有巨大的需求空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一定程度上也是全球产业合作的产物,未来发展更加需要各方发挥优势、深化分工协作。中国将进一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放宽市场准入,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一视同仁对待内外资企业,促进中外车企在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开展更广泛交流合作,共享中国市场机遇,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李强指出,当前我国正在开展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要更好发挥汽车产业在扩投资、促消费方面的带动作用,让更多优质汽车产品进入居民生活。要落实好支持购买使用政策,加快构建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多措并举优化消费环境、激发消费热情,更大程度释放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潜力。

吴政隆参加调研。(完)

央行:看好经济增长前景 长期国债收益率总体会运行在合理区间内

近段时间以来,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其中3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2.5%以下。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长期国债收益率主要反映长期经济增长和通胀的预期,但同时也会受到供求关系等其他因素的扰动。当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央行对经济增长前景是长期看好的。

“长期国债收益率总体会运行在与长期经济增长预期相匹配的合理区间内。”该负责人认为,我国实际经济增速未来较长时期仍将保持合理水平,近一年来回升向好的趋势在不断巩固。一些机构投资者也认为,未来通胀有望从低位温和回升,长期国债收益率作为名义利率,本身会随着通胀水平回升而提高。这两方面对长期债券收益率都会形成支撑。要看到,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步,总量居全球第二,但市场深度与价格形成机制还有持续提升和完善的过程,市场运行更为复杂,长期国债收益率与长期经济增长预期会出现阶段性背离情形。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今年以来政府债券供给明显减少,这或是导致两者短期背离的一个因素。总的来看,未来债券市场供求有望趋于均衡。最近一段时间,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较强,为债券市场平稳运行营造了良好的流动性环境。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比较大,今年计划发行的政府债券规模也不小,未来发行节奏还会加快。当前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滑的底层逻辑是市场上“安全资产”的缺失,随着未来超长期限特别国债的发行,“资产荒”的情况会有缓解,长期国债收益率也将出现回升。

该负责人还表示,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可以作为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我国国债市场规模已居全球第三,流动性明显提高,这为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现券买卖操作提供了可能。不少专家提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可以配合财政进行赤字融资,但国债发行规模要相对足够大,同时发行节奏要相对稳定,才能有效实现政策传导,也能避免市场利率大幅波动;而且,未来央行开展国债操作也会是双向的。还要看到,一些发达经济体央行在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用尽情况下,被迫大规模单向买入国债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我国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买卖国债与这些央行的量化宽松(QE)操作是截然不同的。

多举措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1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一季度,外贸实现稳健开局,新兴市场保持活力,发达国家市场有所恢复。商务部对重点外贸企业调查显示,3月反映用工增长的企业占比较1—2月上升1.7个百分点,达到88.8%,企业的信心预期进一步增强。

对外投资保持平稳发展。一季度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429.2亿元,增长12.5%,其中对东盟、欧盟投资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36.7%、34.5%。

下一步,商务部将着力促进消费持续扩大,围绕“全年乐享 全民盛惠”的主题推出系列活动,聚焦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等,继续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央行回应人民币汇率波动: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4月18日,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预期出现反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一些货币汇率波动有所加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虽也出现波动,但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在稳定基础上还有所升值。短期看,一季度经济实现良好开局,积极因素增多,有利于对冲外部扰动因素,对人民币汇率是有支撑的,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在宏观和微观上都有基础。下一步,央行将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高度关注外汇市场形势变化,继续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坚决对顺周期行为予以纠偏,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多地真金白银补贴“以旧换新” 合力撬动万亿元级消费市场

“这个冰箱原价是7499元,旧品抵扣600元,另外有购买新机的690元补贴,再加上商场的优惠活动减210元,实际支付5999元,相当于打了八折。”在北京市丰台区一家购物中心,消费者李女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在上述购物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轮‘以旧换新’活动不限品牌和品类、不限使用年限和好坏、不限此前的购买渠道,全都可以免费上门拆卸和搬运。”

李女士的经历只是全国多地各类商城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活动的一个缩影。日前,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记者梳理发现,截至4月17日,已有南京、苏州、枣庄、泰州等地切实开展“以旧换新”行动并明确了补贴的具体方式和金额。不少像李女士一样的消费者,借机更换汽车或更加绿色环保的家电,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政策红利。

三方联动 成效渐显

广大消费者愿买愿换,离不开各地推出的针对性补贴。例如,4月16日,苏州市商务局发布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最新政策。4月20日起,苏州将实施“以旧换新+消费券”联动、新老政策相衔接,推出“以旧换新”2024消费季活动,总补贴达1.2亿元。

4月15日,“南京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为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南京市计划围绕汽车、家电、家具、成品油和金融五个方面推出政策工具包,开展“阳春焕新季”以旧换新消费促进活动。活动时间为4月15日至6月30日。其中,针对汽车计划补贴1亿元。

企业的积极响应,也为“以旧换新”活动在各地的顺利开展贡献良多。4月16日,新世界在互动平台答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新世界城(新世界子公司)从今年3月30日起至年底,积极落实新一轮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政策,促进家电节能减排。对16大类的一级能效家电产品,消费者按照成交价格的10%享受一次立减补贴,补贴金额不超过1000元。

“《行动方案》发布以来,我们看到不少地方形成了政府补贴、企业减免、消费者‘以旧换新’的多赢合作局面,成效显著。”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洪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目前各地推动“以旧换新”的最新进展看,汽车和家电是本轮活动的“先锋军”,在政策引导、多方联动下,汽车和家电领域的消费热情日益高涨。

市场激活 产业受益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披露,2023年底国内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36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汽车、家电更新换代将创造万亿元规模的市场空间。如今,这一市场空间正在被撬动、被激活。

“‘以旧换新’活动的开展,对相关行业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它抓住了目前换购更新的市场增量空间,唤醒了需求端的潜能。”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国内消费者对燃油车普遍存在升级换购需求,在“以旧换新”活动中,换购需求叠加地方政府补贴政策,对汽车市场形成很好的拉动促进效果。实际上,部分车企已经感受到“以旧换新”活动带来的积极影响,其中,中高端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近日的市场增量都带有明显的“以旧换新”特征。

家电市场亦如此。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销售额达737亿元,同比增长5.8%。洪涛认为,“以旧换新”对家电等相关行业的影响,会随着行动落实范围的扩大而增加,其对消费理念、生活方式乃至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会逐步投射到产业自身与消费端,进而带来强大的拉动效应。

“以旧换新”行动不仅能促进消费、扩大内需,还能带动相关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形成联动,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助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量,意义重大。今后,如何进一步拓展行动落地范围,谋求更多更好的产业和经济发展效果?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扩大“战果”,离不开政策宣传,也离不开各地的补贴支持。要继续加强对“以旧换新”相关政策的宣传和解读,扩大政策影响力和覆盖面,提高公众对“以旧换新”的认知度和参与意愿;也要宣传推广地方案例,将“以旧换新”落实得比较好的城市作为模板推广,鼓励其他地方出台相应补贴、优惠措施,有效扩大行动范围。此外,还要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以旧换新”活动公平、公正、有序进行,防止不正当竞争、减少市场乱象,确保补贴资金等真正惠及消费者和重点领域内企业。

经济回暖 重要指标创10个月新高,二季度增速料继续扩大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增速好于预期,多项指标向好,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一季度重磅数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96,2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6%。

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2,082亿元,同比下降9.5%(按可比口径计算);其中,住宅投资16,585亿元,下降10.5%。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5%。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327亿元,同比增长4.7%。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020亿元,同比增长3.1%。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0,042亿元,同比增长4.5%(按可比口径计算),创最近10个月新高,增速比1—2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为连续3个月增速扩大。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预计,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还将进一步上升。

统计局:理性看待这一轮房地产调整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积极因素累积增多,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较好基础。政策效应不断显现,生产需求稳中有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市场信心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他同时指出,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经济稳定向好基础尚不牢固。下阶段,要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对于房地产市场,盛来运介绍,今年3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是1.13亿平方米,比去年3月份少了2500万平米左右,同比增速放缓。但对比去年6月份以后房地产各月销售总量可以发现,今年3月房地产销售总量比去年下半年各个月绝对水平都高。“这说明今年一季度尤其是3月份房地产销售回落确实有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的原因,绝对量水平并不低。”他说。

“中国房地产市场仍然具有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条件,要理性看待这一轮房地产调整。”盛来运表示,一方面,房地产行业经过二十几年高速扩张,按照产业成长周期,现在调整是正常的。房地产阶段性调整有利于后续构建新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中国房地产市场是有支撑的,因为中国的城镇化没有完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化深入推进,中国房地产市场改善性需求、刚需都还比较大。

降息或推迟到三季度

据第一财经报道,一季度GDP增速好于市场预期。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分析,这得益于地方政府开年新春第一会积极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政策靠前发力,金融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去年增发国债在今年一季度使用等。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一季度经济“开门红”背后主要有三个因素:

一是前期降准、LPR降息相继落地,以及近期政策面启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措施,对内需的提振效果逐步体现,其中,当前基建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也是稳增长政策发力的具体体现。

二是以服务消费和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为代表,当前经济内生增长动能也在改善。

三是受周期性因素等影响,年初海外需求也在整体回暖。

多位专家认为,二季度政策效应会进一步显现。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二季度财政金融政策力度或边际提升,前期政策效果有望在开工旺季迎来集中显现,“超长期特别国债”“三大工程”加速落地,地方产业类项目加快布局、配合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可能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一步上升。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表示,鉴于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基建投资仍需保持一定强度。增发万亿特别国债,以及后续可能出台的准财政工具,可为基建投资提供额外资金支持,今年基建投资增速可以达到8%左右。

中国证券报援引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观点指出,下一阶段消费改善仍有基础。一季度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为6.2%,达到2022年以来最高水平,也高于GDP增速。如果居民消费倾向继续提升,收入增速持续改善,将有利于推动消费增速回升。

温彬认为,如果要稳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还需保持逆周期调节力度。展望下一阶段,由于去年二季度基数偏低,若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则二季度经济增速有望回升至5.5%以上区间。

银河证券预计,综合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一季度例会等信息判断,预计央行的下一步货币中性偏松,公开市场操作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必要时降准配合,降息可能要推迟到三季度。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外资机构纷纷上调对中国一季度乃至全年经济增速的预测。

基于制造业的强劲表现,高盛宏观经济团队将中国一季度实际GDP环比年化增速预测从前值的5.6%上修至7.5%,对中国2024年全年GDP增速预测从前值的4.8%上修至5.0%。花旗集团也在日前将今年中国GDP增速预测从原来的4.6%上调至5%。

企业经营活力持续恢复 先行指标感受中国经济活力


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即将公布,最新发布的多项先行数据呈现持续回升态势,尤其进入三月份,回升速度明显加快。

55.52%,这是今年三月份全国工程机械综合开工率,这一数字不仅比1、2月份有大幅提升,也创下自去年12月份以来的最佳数据。来自树根互联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三一“挖掘机指数”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工程机械设备“更忙了”。

从区域看,有25个省份正在“提速快跑”,开工率创下今年以来的新高。安徽、江西、湖北、浙江、四川开工率位列全国前五,均超过70%。

不仅当前项目正紧锣密鼓开展,新的投资也在不断落地。今年以来,项目投资按下“快进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一季度项目投资热度指数同比增长0.6%,其中3月份同比增长5.8%,呈现出加速增长的势头。

制造业领域则更为突出,1—2月制造业投资热度指数同比增长13.3%,3月迅速提升至40.6%,远高于全国总体投资热度增速。设备更新改造投资表现尤其亮眼,3月制造业领域与设备更新、改造、升级相关的投资热度同比增长65.5%,超过制造业整体投资热度增速近25个百分点。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大数据分析处副处长 邢玉冠:制造业领域投资增速走高,特别是与设备更新、改造、升级相关的投资热度增速突出,反映出在近期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等系列政策利好下,制造业企业提质增效的意愿明显增强。

一季度,我国各地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产业、基础设施、民生等领域投资明显提速。专家表示,这不仅为经济平稳增长打下坚实基础,也体现了政府投资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调结构的重要作用,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回稳向好 企业经营活力持续恢复

多项先行数据显示,企业经营活力正快速回稳向好,中小企业供需状况持续改善,国内需求保持良好复苏势头。

国家信息中心的工业园区人流热度指数显示,今年一季度该指数同比增长15.5%,实现较快增长,其中3月同比增长了22.7%,显示出工业企业生产活力继续攀升向好,企业用工需求持续旺盛。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大数据分析处副处长 邢玉冠:今年以来,随着各项政策举措发力显效,多项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力的指标好于去年同期,特别是工业生产正在持续改善,创业企业和技术创新型企业的经营活力也在不断提高。

不仅是企业经营活力持续向好,中小企业供需状况也在持续改善。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3,比上季度上升0.2点。专家认为,中小企业对市场需求与经济复苏更为敏感,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的回升,进一步反映了企业信心的持续恢复,内生动力的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稳健。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主任 刘方:随着生产的加速回升,以及宏观组合政策靠前且持续发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力持续向好,中小企业供需状况持续改善,国内需求保持良好的复苏势头。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态势正在不断增强。

扩内需政策密集出台 线上线下消费活跃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扩内需政策密集出台,消费领域“人气”越来越旺,专家表示,线下消费客流明显增加,线上物流订单加速活跃。

“人气”是观察线下消费热度的重要视角。国家信息中心对人流数据分析发现,今年以来,我国线下居民消费更趋活跃,线下商圈人流热度指数一季度较去年同期增长9.9%,其中3月同比增长17.7%。从区域来看,3月份,31省热度指数均实现正增长,其中贵州省、天津市、安徽省、河南省、海南省增速最快。

在贵州,去年火爆全网的“村超”“村BA”迎来新一年的开赛季。3月份,仅榕江、台江两县便吸引来了近百万人次的游客,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超过十亿元。

贵州惠水游客 李星宇:今天早上10点到这儿的,第一次(来)感觉很震撼,现场就是5D体验,真的和手机上、电脑上看到的很不一样。

湖南怀化游客 周杰:这里的气氛很接地气,去年“村BA”总决赛我就到这里,有经验了,如果是来迟了就没有位置坐了。

线下消费日趋活跃,线上消费同样火热。记者综合网上消费平台数据分析显示,一季度平台消费订单数量,同比增长超过30%。二、三线城市消费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四线城市及县域农村地区的消费市场迸发出越来越强的活力。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 刘琦:随着国家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加力显效,以旧换新服务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三月份,家电家居以旧换新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了130%,特别是家居类的商品,自相关服务推出以来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6倍。

同样感受活力满满的还有零售企业。一季度,中国零售业综合景气指数均值为50.7%,同比增长0.4个百分点。其中,商品经营类企业客流量指数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电商经营类企业实物总销售额指数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

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 张丽君:中国零售业综合景气度开局良好,零售业经营持续回暖,全面恢复至疫前水平。线下客流明显增加,线上物流订单加速活跃,电商的服务规模持续扩大。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连续一年处于扩张区间,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速明显加快。未来,商品零售市场有望实现平稳增长。

就在前两天,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了《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通过财政补贴促进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推进家装厨卫“焕新”,消费市场持续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