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最具价值的商业资讯

超长期特别国债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 提升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


5月20日,日前成功招标发行的今年首只超长期特别国债(30年期)开始计息,并将于5月22日起上市交易。从招标结果看,经招标确定的票面利率为2.57%,发行总额400亿元。同时,全场倍数3.9、边际倍数382.6的数据,也体现出投资者对超长期特别国债的认可,认购热情高涨。财政部5月17日发布的公告显示,5月24日,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二期)(20年期)也将公开招标发行。

在受到投资者认可的同时,业界对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使用将为我国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亦十分期待。那么,已落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怎样的积极效用?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又将起到哪些促进、助推作用?《证券日报》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业内专家。

经济发展整体效能的“倍增器”

我国拟从今年开始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5月13日国务院召开的支持“两重”建设部署动员视频会议指出,“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是党中央着眼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握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抓手”。

“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和使用,将专项用于‘两重’建设,无疑对我国经济发展整体效能可产生深远影响。”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有助于缓解国家财政短期压力;另一方面,通过专项支持“两重”建设,超长期特别国债将推动关键领域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协同发展。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转型、技术升级、能量积蓄的发展关键时期,经济要实现稳中求进、稳中求胜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强力的政策和资金作为支撑,必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坚实保障,财政需要灵活运用“一减一增”原则,即在连续实施的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情况下增加财政资金来源,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自然成为经济重大决策的关键首选,可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关键时期形成长期、长效助力。

5月17日最新出炉的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显示,今年4月份,尽管部分指标受到假日错月、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同比增速有所放缓,但是工业、进出口增速加快,就业物价总体改善,企业预期一直保持在景气区间,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延续了回升向好态势。

对于全年经济走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提到:“近期还出台了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安排,用于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将有效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提振市场信心。随着政策、资金等要素支持逐步落地,国家重大战略领域投资、建设加快推进,都有助于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在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看来,发行并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回升向好、优化供给结构、降低债务风险、丰富金融投资品种以及促进金融与财政协调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其中一点即是可扩大总需求,夯实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可以直接为政府提供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客观上有利于提振总需求和市场信心。当总需求增加时,政府支出转换为居民和企业收入,经济活动更加活跃,企业和消费者的信心也会增强,这有利于夯实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

此外,朱克力还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预计也将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这种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与活力。

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助推器”

超长期特别国债中的“超长期”,一般指发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国债,据了解,国际上超长期国债发行情况也较为普遍。罗志恒介绍,在海外市场上,主要经济体几乎都选择了发行超长期国债作为财政融资的手段。与此同时,超长期国债的资金投向与各国公共财政政策目标紧密相连。例如,日本将超长期国债用于再融资以及支持其养老金支出等关键领域。这种资金投向的选择,不仅反映了各国财政政策的侧重点,也展示了各国对于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考量。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此前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介绍,超长期特别国债在支持领域方面,重点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方面的重点任务。

“这些领域均与未来几十年内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对于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将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与以往特别国债发行用于补充银行资本金、向特定金融机构注资或支持抗击疫情等具体事项相比,本轮超长期特别国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发行用途与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的关联度特别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的首项。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而本轮超长期特别国债在支持领域方面即包括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资金或将投向新质生产力,也被业界认为是本次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的亮点之一。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需要更多资金投入到基础研究领域,其需要的资金规模大、周期长。”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对《证券日报》记者说,而超长期特别国债就是发挥好我国制度优势、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创新制高点的制度安排创新。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也对记者分析,首先,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能够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相关项目提供长期稳定资金供给,有助于解决新质生产力培育中面临的资金不足和周期长的问题,促进高科技研发和新兴产业的持续发展。

其次,超长期特别国债投资的成功项目可作为示范案例,进一步吸引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跟进投资,促进形成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放大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

最后,超长期特别国债聚焦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也有助于促进人才、资本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优化生产力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为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等领域注入强大资金动力。这一举措不仅彰显国家对新质生产力的充分重视,更是对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的一次深刻提升。”朱克力说。

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首发 财政货币政策协同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开闸!5月17日,财政部招标首发400亿元人民币30年期特别国债。

分析人士预计,配合超长期特别国债落地,货币政策将加强与财政政策的协同配合。降准、加量续作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在公开市场购买国债等都在工具箱内。未来,财政和货币金融工具有望进一步发挥出“1+1>2”的效果。

超长期特别国债对流动性的冲击较预期减弱

“在此次特别国债带动下,今年政府举债规模进一步扩大,需要央行创造良好的流动性环境。”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马光荣表示,既要保障政府债券顺利发行,提供相对平稳的融资利率,又要缓冲政府债券发行对资金面的短期冲击,避免对银行体系稳健运行和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从财政部披露的发行计划看,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周期较长、发行节奏平稳。因此,有分析人士认为,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短期内的“抽水”效应有限,对流动性的集中冲击较预期减弱。

“1万亿元的发行规模被均衡分配至5月到12月分散发行,单月供给压力预计相对可控。”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

5月15日,央行等量平价续作MLF,为3月以来首次结束流动性缩量操作。这也被部分分析人士视作货币政策配合特别国债发行的一个举措。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5月MLF操作结束此前两个月的缩量续作状态,或与超长期特别国债开闸发行有关,释放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协调的信号。

未来,货币政策将如何配合超长期特别国债的落地?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根据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分散式发行计划,短期内央行实施降准配合的概率降低。同时,考虑到央行对资金空转和长端国债利率的关注,预计将更多通过MLF加量续作、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等,平抑资金面波动。

靠前发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一段时间以来,面临经济恢复中的困难挑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协同配合,增强取向一致性,注重发挥出政策合力。

“2023年第四季度,我们配合财政增发了1万亿元国债,绝大部分会在2024年使用,形成投资和实物工作量。”今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曾这样介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一次配合。

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发力。以财政支出为例,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预算的24.5%,高于近三年的平均水平。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表示,各级财政部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加快预算下达和增发国债资金使用,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

为强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效应,助力经济企稳回升,货币政策前置发力,多项措施超出预期——降准0.5个百分点、结构性“降息”,引导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历史性下行0.25个百分点,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

4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已经确定的宏观政策,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中国银河证券分析,未来,货币政策的基调仍将是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以调结构为主并配合好财政政策发力。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在下半年放量,对于货币的需求会逐步上行。货币政策一方面需要配合财政发力,保持宏观政策的协调统一;另一方面也需要防止货币发行跟随财政发力而快速膨胀。

发挥财政货币政策“1+1>2”的效果

如何发挥出财政货币政策“1+1>2”的效果?5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支持“两重”建设部署动员视频会议提出,要统筹用好常规和超常规的各项政策,加强财政和货币金融工具协同配合。

就如何在政策协调上形成合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此前表示,当前政府债券发行成本低,居民持有政府债券比例较低,购买政府债券还有提升的空间。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障政府债券大规模集中发行、支持投资项目建设方面有充分条件。

不久前,财政部明确,支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可以作为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

这项储备工具,被市场人士视作未来财政货币政策协同配合的又一抓手。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升,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有望进一步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更好配合财政政策实施,促进宏观政策有效传导。

证监会发布:高频交易新规出台,10月8日起实施

在5月15日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证监会连续发布2项新规,同时明确2024年执法重点。

2项新规,分别为《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和《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10号》。前者10月8日实施,后者即日起实施。

证监会同时明确2024年执法工作重点,将集中力量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违规减持等行为。

证监会主席吴清5月15日公开表示,要扎实推动资本市场“1+N”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高频交易新规出台,10月8日起实施

证监会5月15日披露,证监会制定发布《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管理规定》),自2024年10月8日起正式实施。

其中,《管理规定》提出,加强高频交易监管;明确交易监测和风险防控要求;明确北向程序化交易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纳入报告管理,执行交易监控标准,其他管理事项参照适用本规定,具体办法由沪深证券交易所制定,另行公布。

此次《管理规定》对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监管作出全方位、系统性规定,是强化市场交易行为监管的重要举措。

第一是明确了程序化交易的定义,程序化交易是指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或者下达交易指令在证券交易所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相关活动应遵循公平原则,不得影响证券交易所系统安全或者扰乱正常交易秩序。

第二是明确报告要求,程序化交易投资者应按规定报告账户基本信息、资金信息、交易信息等,并落实“先报告、后交易”要求,在履行报告义务后方可进行程序化交易。

第三是证券交易所对程序化交易实行实时监控,对异常交易行为进行重点监控。同时压实证券公司客户管理职责。

第四是明确对程序化交易相关的技术系统、交易单元、主机托管、交易信息系统接入等监管要求。

第五是明确高频交易的定义,并从报告信息、收费、交易监控等方面提出差异化监管要求。

第六是程序化交易相关机构和个人违反有关规定的,证券交易所、行业协会,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依法采取监管措施或进行处罚。

第七是明确北向程序化交易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纳入报告管理,执行交易监控标准,具体办法由沪深证券交易所制定。

证监会推出发行新规,即日起实施

5月15日,证监会还发布《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10号》,即日起实施。

指引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要求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刊登致投资者的声明,说清上市目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融资必要性等基本情况,督促发行人牢固树立正确“上市观”。

二是明确“关键少数”可以就出现上市后业绩大幅下滑的情形作出延长股份锁定期的承诺,强化“关键少数”与投资者共担风险的意识。

三是完善上市后分红政策的信息披露规则,以利于投资者形成稳定的回报预期。

四是强化未盈利企业相关信息披露,要求其披露预计实现盈利情况等前瞻性信息,向投资者充分揭示未来发展前景,便于投资者作出决策。

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践行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职责,抓好规则落地执行,压紧压实发行监管全链条各方责任,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证监会明确2024年执法工作重

5月15日,证监会发布2023年执法情况综述,并宣布2024年执法工作重点。

综述显示,2023年,证监会查处的上市公司中32家已被强制退市,向公安机关移送相关涉嫌犯罪上市公司42家。

去年,证监会查办证券期货违法案件717件,同比增长19%;罚没63.89亿元,同比增长140%。

证监会表示,2024年将集中力量打击包括欺诈发行、财务造假、占用担保、违规减持在内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对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

具体包括:

一是强化线索发现。加大科技监管应用。

二是严查重大案件。重点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占用担保、违规减持等违法违规行为,密切盯防并严厉打击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影响市场正常秩序的违法行为。

三是提升执法效能。

四是持续深化合作。联合公安、检察机关集中部署、督办案件办理相关工作。

五是注重惩防并举。

中国区域品牌强势“出圈” 为品牌强国建设凝聚奋进力量


在甘肃展区品味一杯醇香柔和的陇南美酒,在江西展区体验一次非遗技艺夏布绣,在河南展区欣赏一场古韵悠悠的箜篌表演……2024年中国品牌日活动现场,地方展区成为全国各地优质品牌的“大舞台”。

体量庞大的国内市场、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为中国品牌迈向更高水平孕育了更广阔的空间。

地方文旅品牌竞争力持续提升

走进北京展区,极具北京特色的中轴线与城门设计率先映入眼帘。四扇大门串联起“北京科创、北京服务、北京文旅、北京消费”四大板块,展现着“魅力京华”的风采。

其中,在“北京文旅”板块,“龙墩墩”是当之无愧的“顶流”,吸引了不少观众拿出手机拍照打卡。现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北京持续创新特色礼物,已形成了“龙墩墩”、北京中轴线系列木制拼插模型等文化产品。

移步黑龙江展区,冰雪体验区上空人造雪花漫天飞舞,仿佛顷刻间进入了美轮美奂的冰雪世界。现场还设有美食品鉴区,蓝莓果干、大豆冰激凌等产品让参展观众对这一北疆省份更添一份向往之情。

“我们正在着力打造世界级冰雪品牌和冰雪旅游胜地、避暑胜地。”现场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黑龙江省将持续巩固拓展冰雪经济发展良好势头,整合绿色生态、清爽气候、欧陆风情等特色元素,推动文旅产业由“一地一季”向“全域全季”转变,叫响“北国好风光 美在黑龙江”旅游整体形象品牌。

新质生产力正在我国持续涌现

作为2024年中国品牌日活动的东道主,上海展区充满未来感和“科技范儿”。人形机器人用灵活的机械臂进行着精准操作,展现着智能制造的无限可能;“空中出租车”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张开双翼,展示着中国低空飞行器品牌取得的成果;新款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惊艳亮相,推动了燃料电池重卡的示范应用……

蓝色调的山东展区也尽显科技感。展区内,一台造型呆萌的摄像机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据了解,这台智能多光物联网摄像机能够支持热点、烟火告警、区域入侵检测,以及车、船、人的检测、分类、识别等。目前,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森林防火、水利航道、应急管理等领域。

除此之外,先进的腔镜手术机器人、精密的核能供热模型等,无不彰显着“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的品牌实力。“山东将持续强化质量强省与品牌强省建设,紧跟时代潮流,拥抱数字化浪潮。”活动现场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未来,山东将用深厚的文化底蕴激活新质生产力,为强国梦想和美好生活贡献“好品力量”。

不断开辟绿色发展新赛道

每当谈到内蒙古,一望无际的翠绿草原是很多人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印象。在内蒙古展区,绿色底色依旧鲜明。展区立足重点新能源品牌,以内蒙古的产业共生与绿色发展为展示思路,分别从农业、工业、服务业等角度,展示了内蒙古“新能源+”的不同应用场景。

记者还注意到,内蒙古展区顶部还设有巨大的数字折屏,在轮播内蒙古风光的同时,也展现着内蒙古品牌拥抱绿色智能新时代,建立一个个“风光蓝海”的美好景象。

在茶香袅袅的福建展区,当地品牌逐“绿”前行的身影也同样亮眼。据了解,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以占全国约1.3%的土地、2.9%的能源消费,创造了占全国约4.27%的生产总值,生态文明指数位列全国第一。与此同时,“清新福建”“全福游、有全福”品牌影响力也得到了提升。

“2023年,福建向‘绿’图强、点‘绿’成金,有70家工厂、5个工业园区入选国家绿色制造名单。”展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2024年,福建将从生活方式、消费场景、产业体系等方面加快绿色产业发展转型。

中国品牌日活动14日落下帷幕,但各地品牌不断向更高台阶迈进的脚步不会停滞。有专家表示,良好的区域品牌已成为区域经济崛起的重要抓手,在新时代中国品牌建设的新征程上,要把每一天都当作中国品牌日,持之以恒抓质量、创品牌,凝心聚力建设质量强国、品牌强国。(实习生张艺弛对本文亦有贡献)

钱去哪了,钱在哪呢?央行货币政策报告重磅发声

目前,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已超300万亿元,存贷款规模也十分庞大,而且还在较快增长。但同时,我国经济内需不足,通胀水平保持低位,市场有疑问:这些钱去哪了?是否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资金有没有空转?

对此,5月10日,央行在《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专栏2中通俗地解释了“什么是钱”,并通过分析银行存贷款流向,用详实的数据解答了“钱去哪,钱在哪”的问题和市场关于“为什么金融和经济数据走势会不一致”的疑问。

存款主要留存在居民部门

目前,我国的货币分为M0、M1、M2三个层次。M0,即我们常说的“现金”,最活跃,流动性也最高;M1,是M0加上流动性稍弱一点的单位活期存款;M2,是M1加上流动性更弱一些的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存款等。通过统计银行负债端的存款可以体现出“钱在哪”。

由于M2可以通过贷款等渠道派生,因此也可以通过银行资产端来分析“钱去哪”。

从“钱去哪”角度看,贷款主要投向了企业和实体经济的供给端。分析钱去哪了,先要看贷款的流向。

分部门看,3月末,我国企(事)业单位贷款、住户贷款分别达163万亿元、81万亿元,分别占全部贷款的66%、33%,企业仍是贷款的大头。

也就是说,贷款投放主要用于支持企业扩大投资和生产、居民购房和消费。

分期限和行业看,目前我国中长期贷款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基建、房地产、制造业等重资产行业约占全部贷款的五成,而居民的非住房消费贷款占比不足10%。实体经济供给端和投资领域融资相对较多,而需求端尤其是消费仍有较大增长潜力。

央行可以适度引导“钱去哪”,但主要还得靠经济主体的自身需求。业内专家表示,近些年,央行已在主动引导资金投向,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信贷结构也在优化。但总体看,由于有效消费需求不足,实体经济供给端和投资领域得到的融资更多,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我国通胀仍保持低位。

而从“钱在哪”角度看,存款主要在居民部门。经济循环恢复需要时间,一部分钱沉淀在居民部门。

《报告》表示,只要银行还在资产扩张,钱一经创造就不会减少,只是在企业、居民、政府等部门间循环转移。

2024年3月末,在约296万亿元的存款总盘子中,居民、企业、政府各占49%、27%、14%,分别较疫情前的2019年上升7.1个、下降4.2个、下降3.3个百分点。贷款主要投向了企业,通过各类支出会体现为居民存款,但由于居民消费有待恢复、总需求不足,存款主要留存在居民部门,没有进一步通过居民部门支出转化为企业存款。

同时,企业和居民的存款定期化趋势加剧。定期和活期存款比重已由2017年的“六四开”升至目前的“七三开”。

此外,表内存款和表外资管产品等各类资产相互间的回报率出现变化,影响居民风险偏好和投资行为,居民会相应调整资产配置,这也是影响居民存款占比的重要因素。

“由于疫情冲击、风险偏好下降,企业和居民资产摆布上也更倾向于收益更稳定的存款尤其是定期存款,导致经济循环中的“活钱”变少、循环不畅,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老百姓和企业微观感受上都缺钱,而金融体系货币总量还在增加的矛盾。”业内专家称。

宏观政策重心转向提升消费需求、促进供需平衡

货币存量已经不少,关键是盘活存量,畅通循环。

《报告》指出,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经济体量持续增大,都会带来资金需求的上升,规模庞大的存贷款,是过去多年来金融持续不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反映。人民银行着力调节好“货币供应总闸门”,但对于“钱去哪,钱在哪”等存贷款的结构问题,实体经济主体的影响也很大。

贷款投向主要取决于不同类借款人对银行信贷的需求,存款在各经营主体之间的流动更多受实体经济供需是否平衡、循环是否顺畅影响。

专家表示,未来宏观政策的重心要从过去的增加供给更多转向提升消费需求、促进供需平衡。央行能调节好“货币供应总闸门”,但对于存贷款等资金流向,主要取决于不同类借款人的需求,需要财政等政策发挥合力。我国直接融资和债券市场正快速发展,这些投融资活动并未通过传统的银行存贷款实现;居民买柜台债更加便利,存贷款和货币需求也会下降。

业内人士还提到,随着直接融资发展,未来M2增速将放缓,但这并不是金融支持力度减弱,反而是融资结构优化、金融质效提升的体现,对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满足也是好事。

央行表示,下阶段,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盘活存量金融资源,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同时,支持发挥政策合力,有效调动经营主体的资金运用,更好实现居民敢消费、企业愿投资、政府能兜底,推动实体经济畅通循环。

“质升量稳”动能增强 前4个月我国外贸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

9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今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3.81万亿元,同比增长5.7%。3月份,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速有所滑落;4月单月,以人民币和美元计,进出口分别增长8%和4.4%,外贸向好态势明显。

透过“外贸之窗”可以看到,我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一系列稳外贸政策举措助力广大外贸主体迎难而上、创新发展,推动外贸“质升量稳”,为巩固经济运行回升向好注入信心和动能。

态势向好,外贸基本面继续改善

外贸规模13.81万亿元、同比增长5.7%——对于前4个月的外贸表现,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外贸领域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动能持续增强,前4个月进出口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我国外贸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

具体来看,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竞争优势不断增强。随着科技创新持续推动产业创新,前4个月,船舶、电动汽车、工程机械等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产品国际市场需求广阔,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08.4%、28.3%、16.2%。

同时,进口延续向好势头。国内生产持续改善带动相关产品进口加速,前4个月,我国制造业中间品进口同比增长10%,增速较一季度加快2.3个百分点。

累计增速稳中有进的同时,单月数据的强势复苏让人眼前一亮:4月份进出口3.64万亿元,同比增长8%,一举扭转上月负增长局面。其中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提升8.9个百分点和10.2个百分点,彰显较强韧性。

吕大良表示,4月份,我国对新兴市场进出口持续向好,对欧美等传统市场进出口由降转增,加上较去年同期多2个工作日,拉动整体进出口增速由负转正。

提质挖潜,外贸新动能加速释放

3月,新西兰今年首艘水果专船抵达上海,传递南半球“滋味”;4月,广州白云机场新开法国货运航线,双边合作互利互惠;5月,首列广汽传祺汽车专列从广州开往欧洲,国产汽车出口再添新通道……中国外贸提质增效加速跑,动力潜力齐释放。

——外贸经营主体活力充沛。前4个月,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同比增加10.1%,进出口值增长10.7%,占我国外贸比重达54.6%,比去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

——多元化国际市场布局持续深化。前4个月,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6.4%,对拉美、非洲、中亚五国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11.7%、7.7%、17.9%,均高于我国外贸整体增速。

然而,回稳向好的背后仍有困难和挑战。外需增长预期放缓、地缘冲突风险增多、贸易保护主义势头上升等情况突出。

复杂严峻的形势下,不确定性越是上升,越要向“新”发力。

4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积极扩大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支持民营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自动投料的智能炒菜机、无线吸拖一体洗地机……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由代工生产转向做自主品牌产品。公司国际事业运营部总经理罗明波说:“‘中国智造’市场空间大,现在与外国客商的合作方式不断翻新,预计海外业务持续两位数增长。”

刚刚闭幕的广交会也折射中国外贸“新”图景: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创意层出不穷,更多高端、智能、绿色、低碳产品涌现,受到国际市场热捧,为外贸发展注入新活力。

以变应变,政策“大礼包”提振信心

今年以来,多部门接连发布一系列推进制度型开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举措,涵盖民营企业、跨境贸易、金融开放等多个领域。

在紧张生产的浙江创新激光设备有限公司车间,刚从广交会回来的总经理彭学舟信心满满:“今年不仅要出国参展,还计划在德国成立合资公司,重点开发新兴市场。”

紧随全球价值链产业链的演变而灵活调整,又有稳外贸政策措施持续加持,中国外贸展现超强的韧劲和应变能力。

对内,改革谋新。海关总署新增17项便利措施,将经认证的经营者(AEO)制度拓展到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和广大中小微企业。

“公司通过AEO认证标准,通关效率提高30%,管理水平、企业商誉和综合竞争力提升。”万宝集团副总经理段松涛说,“充分利用AEO制度红利,我们加大科技创新,加速智造出海。”

向外,开放升级。诸多外贸企业想方设法稳住对发达经济体的出口,乘着“一带一路”共建的东风,拓展中间品贸易和跨境电商业务。

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向新业态服务商转变,在哈萨克斯坦设中亚江苏中心。“探索‘中欧班列+海外仓’‘跨境电商+产业带’等外贸新模式,我们协同上下游形成更强竞争力。”苏豪副总裁丁海说。

“综合当前数据来看,预计二季度我国外贸形势将逐步向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综合研究室主任赵福军表示,随着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和高水平开放稳步推进,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将加快培育,外贸增长将持续焕发新活力。

多组数据释放积极信号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5月7日,《新闻联播》报道了物流、期货市场等领域的最新统计数据,同时结合航天、科技、金融助农等方面公布的利好消息,中国各领域各行业取得新成绩、新突破,焕发澎湃活力。

一箭四星!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5月7日11时2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搭载发射的海王星01星、智星一号C星、宽幅光学卫星和高分视频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20次飞行。

中国科学家取得量子计算研究新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关键设备,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光子的反常分数量子霍尔态。这一成果有望极大推动可容错量子计算的发展,为高效开展更多、更新奇的量子物态研究提供了新路径。

物流业景气水平继续提升 活跃度增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5月7日公布,4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2.4%,环比回升0.9个百分点。4月份,供应链上下游保持联动回升态势,装备制造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物流需求有序释放,日用快消品和家具家电耐用消费品物流需求较快增长。另外,物流领域投资有所加快,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回升到50%以上扩张区间。仓储业、多式联运及装卸搬运行业指数回升2个百分点以上。

4月我国期货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28.49%

中国期货业协会5月7日发布数据,4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额为56.74万亿元,同比增长28.49%。其中,白银、纯碱、豆粕、工业硅等期货成交活跃。

“五一”假期全国邮政快递业揽投快递包裹超40亿件

记者从国家邮政局获悉,“五一”假期,全国邮政快递业揽投快递包裹40.32亿件。其中,揽收快递包裹19.99亿件,日均揽收量同比增长32.7%;投递快递包裹20.33亿件,日均投递量同比增长28.6%。

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

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5月6日发布《关于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今年起,支持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中央财政对示范城市给予定额补助。

根据《通知》,城市更新示范工作支持对象是地级及以上城市,首批评选15个示范城市,重点向超大特大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沿线大城市倾斜,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重点支持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和污水管网“厂网一体”建设改造等。

《通知》提出,中央财政按区域对示范城市给予定额补助。其中,东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8亿元,中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0亿元,西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直辖市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

在资金支持方向上,示范城市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系统化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具体项目上不得重复使用2023年增发国债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车购税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其他渠道中央财政资金,防止交叉重复。

一季度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5%

记者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了解到,今年以来,金融机构持续增加涉农信贷投放,一季度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5%。

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共60.19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农田基本建设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9.8%,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46%,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7%,均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增速,有力支持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要领域。

今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多个省市监管局还出台措施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力度支持春耕生产。河北监管局要求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力度;四川监管局要求发展种业、大豆、油料作物和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广东监管局要求优先保障春耕贷款的信贷规模,简化信贷手续,落实减费让利政策。

数据还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全国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3.69万亿元,同比增长19.43%。今年一季度,新发放的普惠型涉农贷款平均利率降到了5.0%,比去年同期下降0.56个百分点。

首批附简化版说明书药品投放市场

国家药监局加速推进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试点工作。最近,附有简化版说明书的部分药品已投放市场。简化版说明书字体大,便于老年人阅读。截至目前,已有270种药品进行了适老化以及无障碍版本说明书的备案。

陕西延安首次成功孵化朱鹮宝宝

近日,在陕西延安南泥湾国有生态林场朱鹮基地,首只“延安籍”朱鹮宝宝破壳而出,标志着朱鹮引入延安后首次成功孵化。

在南泥湾国有生态林场朱鹮基地的孵化室内,记者看到,首只“延安籍”朱鹮宝宝正在育雏箱中等待喂食,旁边的孵化器内还有另外两只朱鹮蛋即将孵化。今年4月6日,一对朱鹮成功产卵。然而,由于孵化后期出现了弃巢现象,工作人员将卵转为人工孵化。目前,这只新出生的朱鹮宝宝已经开始接受人工喂养。

每年3月至6月是朱鹮的繁育期。朱鹮作为晚成鸟,在幼鸟孵化初期身体较为脆弱,需要细致的照料。在人工孵化过程中,除了保证营养均衡的喂养外,还需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线。目前,这只朱鹮宝宝需要在保温箱中度过40多天的育雏期,才能顺利完成整个人工繁育过程。

河南三门峡湿地公园成功繁育6只大天鹅宝宝

在河南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两只“留守”的大天鹅在自然条件下,成功繁育6只天鹅宝宝。

在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青龙湖,6只刚出生的天鹅宝宝正跟在爸爸妈妈身后,小心翼翼地游进水中。在湖面上,它们悠闲嬉戏、追逐玩耍,一个个尽显“萌态”。据了解,这群天鹅宝宝的父母在2023年5月份左右就曾孵化出3只天鹅宝宝。今年4月底,它们再次成功孵化6只天鹅宝宝。

据了解,每年冬季,都有上万只大天鹅在三门峡栖息越冬,来年3月返回北方时,会有少量大天鹅因伤病等原因滞留。从2015年至今,在三门峡留守的大天鹅已成功繁殖3次,共孵化15只天鹅宝宝。

政策“上新”促市场“回暖” 多地加大对楼市支持力度


近期,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出台了包括放松限购、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住房“以旧换新”等新政,加大对房地产稳定发展的政策支持。

5月6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的通知》,从分区优化住房限购政策、调整企事业单位购买商品住房政策、提升二手房交易便利化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

深圳将非本市户籍家庭及单身人士在部分区域购房的社保、个税年限降至1年,进一步降低购房门槛。对此,有业内专家分析称,根据深圳市统计局数据,2023年深圳常住人口为1779.0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83万人,人口增量在一线城市中最多。其中,常住非户籍人口占比为65.9%。深圳人口保持较快增长,且非户籍居民较多,社保年限缩短有助于推动购房需求释放。

与此同时,深圳明确增加本地多孩家庭购房名额,进一步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并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购房,有利于进一步释放购房名额,增加购房需求。从市场的角度看,2023年下半年以来,深圳持续优化楼市政策,效果逐渐显现,市场情绪已有所恢复。

北京楼市新政的落地情况也备受关注。4月30日,北京市住建委明确,在执行现有住房限购政策的基础上,允许已拥有住房达到限购套数的居民家庭到五环外新购一套住房。多位北京地产行业人士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新政正在显现作用,特别是北京五环外楼市活跃度有所提升,预计新政会促进北京楼市进一步走稳。

“五一”期间,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上海市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联合倡议,在上海全市发起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活动,将通过“以旧换新”模式,方便居民置换住房,更好地支持居民合理的梯度置业需求。

记者从中指研究院获悉,已有超过50个城市明确支持住房“以旧换新”。深圳此前已出台“以旧换新”政策,是首个公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旧换新”政策的一线城市。

同在5月6日,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发布通知,出台了强化住房公积金贷款措施、推行“卖旧买新”交易新模式、调整家庭首套住房贷款套数认定标准、优化房地产开发企业“白名单”管理等措施。

多地楼市政策相继“上新”,有望促进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回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成交量均比前期有所上升,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略有收窄。对此,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认为,虽然房地产市场仍处在调整过程中,但支持房地产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效果已在持续显现。

市场人士认为,房地产支持政策在供需两端全面发力,利好性政策进一步加码,将有效激发潜在需求,预计二季度全国房地产市场有望趋稳,全年楼市或进一步恢复。从更长时间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化深入推进,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依然比较大,中国房地产市场仍具有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条件。

“流动的中国”活力满 “五一”消费意愿大升温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消费特别是假日消费,既是观察消费市场走势的重要窗口,也是透视中国经济活力的微观切口。多项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居民出行意愿稳中有升,消费市场快速升温。

从出行来看,国铁集团数据显示,随着居民出行旅游意愿强烈,铁路客流呈现强劲增长态势。5月1日至5月5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9149.9万人次。其中,5月1日创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另外,携程数据也显示,今年国内旅游市场不仅在去年同期高位基础上保持稳中有增态势,且呈现出更为积极的内部结构性变化:即入出境游增速高于国内游,下沉市场增速高于一二线市场。来自携程租车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整体国内租车自驾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30%。

无论是出行车票的“秒没”,各大热门景区门票的售罄,还是热门商圈的“人从众”,都体现出“流动的中国”活力满满。熙熙攘攘的人流不仅引爆了旅游市场,也同步带火了餐饮、住宿等相关行业。

美团5月4日发布的五一假期“吃喝玩乐”消费数据显示,假期前三天,全国本地生活服务消费同比增长25%,全国餐饮堂食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73%。飞猪发布的《2024“五一”假期出游快报》显示,从人均预订量看,今年“五一”同比去年增长了12%,其中用车、酒店等服务人均预订量增幅更明显;人均消费金额也同比去年增长19%,其中高星级品牌酒店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约两成。

一组组亮眼的消费数据折射出我国文旅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与巨大潜力,以及中国经济强大的内生动力。在笔者看来,今年“五一”假期,居民消费意愿明显升温,充分彰显了人们对当前消费市场的信心。

为进一步增强消费对于经济增长“主引擎”的作用,笔者认为,后续进一步激活我国消费市场潜力,应从三方面协同发力:首先,在服务消费方面,各地可结合本土资源,进一步挖掘彰显“个性”的特色旅游项目或“体验式”活动,推动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其次,在大宗消费方面,对于消费品以旧换新涉及的汽车、家电等重点品类,各地在进一步明确支持范围和补贴细则基础上,要继续开展好促消费活动;最后,在新型消费方面,既要在产品提质升级上下功夫,还要扩大有效投资,培育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激发新需求。

投资中国信心不变 一季度外资持续做多A股

随着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超预期、新“国九条”落地,外资机构接连看好A股。同时,伴随着上市公司一季报的披露,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现身在多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名单里,增持态势明显。此外,贝莱德等多家外资公募基金的一季度重仓股持仓情况陆续亮相,施罗德基金、联博基金发行了首只权益产品,释放出持续加码中国市场的信号,对中国经济和市场前景充满信心。

外资坚定唱多A股

基于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A股估值提升空间大等因素,多家外资机构接连唱多做多中国资产。

瑞银将MSCI中国指数评级上调至“增持”。

高盛认为,预计随着A股资本市场制度的完善与规范,股市仍有较多的价值可以释放,估值提升潜力约20%,更乐观的预计或高达40%的潜在上涨空间。

摩根士丹利也维持标配中国股市的立场,相对于离岸中国市场更青睐A股。

据汇丰控股调查统计,超过90%的新兴市场基金开始增持中国股市。

联博基金资深市场策略师黄森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A股具备配置优势。除了外资配比已降至相对低位外,旨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与公司治理的相关政策才刚开始接连出台,代表许多高质量、现金流量充沛、有稳定分红能力的企业仍待被市场挖掘。

“相较于美股近年来的涨幅集中于少数大型科技股,A股的投资机会相对广泛。”黄森玮进一步表示,例如,海外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的出口型“中国隐形冠军”企业,受惠国内低利率环境及资本市场改革政策的高股息企业,以及有望受惠刺激政策与经济复苏的低估值周期股等。

外资积极做多A股

随着部分公司一季报披露,QFII持仓情况陆续浮出水面。Wind数据统计,截至4月29日16时,QFII现身563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其中,包括巴克莱银行、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瑞银联合银行、淡马锡富敦投资等机构加仓动作频频。

例如,南京公用披露的2024年一季报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摩根士丹利国际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约959.26万股,而去年底的持股数约209.86万股,这意味着,在今年一季度,摩根士丹利国际有限公司大幅增持了南京公用股份约749.4万股。

在QFII中,一季度巴克莱银行表现最为活跃。2023年底,巴克莱银行出现在100只A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已有254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出现巴克莱银行的身影。

投资中国的外资机构中,来自中东国家的QFII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例如,阿布扎比投资局、科威特政府投资局现身新能源、汽车、医药生物领域的多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其中,一季度新集能源、松原股份、卫星化学、晨光股份、贝泰妮等多家公司均获得科威特政府投资局加仓,紫金矿业、万华化学、金诚信、星宇股份等多家公司则获得阿布扎比投资局的加仓。

外资巨头扩大在华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贝莱德、富达、路博迈等多家国际资管巨头旗下公募基金的持仓情况也纷纷亮相。

以贝莱德中国新视野为例,该基金最新规模为25.95亿元,一季度的重仓股包括中国海洋石油、紫金矿业、中国移动、三美股份、中国船舶等,且多只重仓股区间涨势良好。

富达传承6个月的最新管理规模为6.8亿元,一季度的重仓股包括中国海洋石油、陕西煤业、中国神华、美的集团、兖煤澳大利亚等,能源股属性突出。

事实上,外资公募的产品线正在逐步完善。施罗德基金和联博基金都在年内发行了首只权益产品,贝莱德基金、富达基金和路博迈基金的产品矩阵也不断扩容。

今年以来,包括联博基金、渣打证券等在内的多家外资机构通过增资、新设券商等方式布局中国市场,在华布局步伐不断提速。仅4月份以来,外资独资公募基金公司安联基金宣布已正式获准展业,外商独资券商法巴证券也获批设立。

据统计,目前已有10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9家外商独资基金管理公司、3家外资控股期货公司获准在华开展业务。在基金公司中,有6家为2020年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政策出台后新设的。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这6家新设外商独资基金公司共获批32只公募基金产品,产品规模合计超268亿元。